【社会治理】学院路街道“四个着力”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院路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西峰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安排意见》、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党建引领、网格联动、服务下沉、深度融合”为统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创建“枫桥式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治理共同体。纵横贯通,打造党建引领服务网。构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党组织上下贯通,街道“党建联盟”、社区“大党委”横向联通的治理格局,以“党建+”融合发展模式,整合辖区内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资源,不断扩大5个城市社区党(总)支部和8个网格党支部规模,凝聚共建力量,引导热心公益党员担任楼栋长,传播党的声音、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切实把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过程转化为党组织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过程。
二是注重网格联动,着力打造治理方向标。按照“精细化建设打磨、绣花版治理管理”的要求,围绕主动创稳行动,实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加强和规范网格员管理,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结百家亲、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五百”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衔接职能部门发挥“1+N”网格管理优势,定期召开联席会,将排查出的问题和社情民意信息摆在台面,共商共议解决措施,规范落实“街道社区吹哨、职能部门报到、应急中心督办”,逐步形成共识,有效化解一批纠纷矛盾,推动办成一批民生实事。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着力健全治理数据库。全面开展基层基础摸排,建立“综治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主基调,对照中心工作,集中梳理需要摸排的数据类别,合理制定“三步走”工作方案。第一步,由街道综治、司法部门从速整理现有“清仓见底”等底册数据,并下发给社区核对,为实地摸排提供数据支撑。第二步,整合街道社区干部职工,楼栋长,“红先锋”党员志愿者等共同下沉一线,进行实地摸排,核对底册数据,完善台账。第三步,由街道社区共同组成基础信息联审小组,对摸排的网格台账进行再核查,确保数据填报无差错。
四是突出多元调处,着力形成治理新动能。广泛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动,建立不稳定因素排查机制,加强对物业管理、市政供暖供水、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疫苗接种等各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做到经常性排查与定期排查相结合、专项重点排查与普遍排查相结合,形成制度,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源头管控能力,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化解。在纠纷调解方面,充分发挥介子路社区“红茶议事厅”、公刘南路社区“舒心说事”等功能室作用,充实两代表、委员联络员、委员、退休干部、司法人员力量组成调解队伍,形成贴近百姓、法理结合、促进和谐、群众满意的调解群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同时,加强普法宣传,结合综治宣月活动,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主题讲座等,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扎实推动平安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