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正宁:2529户群众告别“忧居”迎“优居”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9 20:15:00 浏览次数:

 

  “预计我家的新房子到今年五六月份,就可以安全入住了。” 说起2023年家里的头等大事,正宁县周家镇芦堡村村民张富庆脸上难掩喜色。原来,张富庆一家原先的房子已经住了近20年,且处于核桃峪烧煤矿采空区,2022年政府出台生态安置点建设政策后,他便积极响应报名申请了两层大楼房。 

  

走进正宁县周家镇芦家堡村核桃峪烧煤矿采空区生态安置点,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楼房映入眼帘,张富庆告诉记者,新建的房子和村民以前的房子比起来,不仅面积大多了,而且上下楼有了独立的卫生间,环境也好了很多。据悉,核桃峪煤矿采空区生态安置点建设是正宁县保障服务煤电产业开发的重大项目,该项目占地336亩,总体布局为“一心三横五纵六园”,安置点配套有雨污分流管网、集中供热、供水、暖气、绿化、硬化、亮化及小学、幼儿园。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就可竣工。安置点建成后,将居住核桃峪煤矿采空区5个村的300多户1150口人,形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街区。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最朴实的心愿,也是农村住房安置的根本立足点。2022年以来,正宁县把农村住房安置作为重大惠民工程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进行组织、高质量推进,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住上安全房、舒心房,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也有更多地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樊祥合是正宁县永正镇佛堂村人,原来的房子坐落在山坡下,每逢下雨天,就有泥石滑落的风险,为此一家人经常担惊受怕。2022年,正宁县在该村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樊祥合一家顺利搬进了安置点,如今,他家屋内宽敞明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樊样合说:“我们的房子统一盖的砖木结构,院墙都是政府统一配套,还按了路灯,铺了水泥路和水泥院,一共花了12万,自己出了一两万块钱,我非常满意”。

  

同时,正宁县紧抓住中央支持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对全县6个乡镇、10个行政村、101户332人采取“中心村集中为主、自然村安置为补充”的原则,选定6个集中安置点安置群众87户,分散安置14户。至目前,群众已全部完成搬迁入住。

 

  

近年来,正宁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县域实际,注重把农村住房工作与乡村建设、土地整治等有机结合,坚持“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置”模式,整合农村资源、配齐环境要素,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全县累计新建、改建农村住房2529户,其中灾后重建1862户、农村危房改造220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01户、煤矿采空区生态安置346户。目前,除核桃峪煤矿采空区生态安置点正在抢抓工期外,其余均已交付入住,基本实现了农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