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三治合一”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
近年来,西峰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三治合一”构建“自治凝人心、法治扬正道、德治树新风”的基层治理生态,不断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
以德治为先
让乡风文明“靓”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协助村委会制定出台了新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推行新标准,有效治理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等问题。成立12家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健全乡风文明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四老委员会等,完善17个示范村乡贤人才库。协助成立红白理事会30个,红白理事大厅3个,制作展示《村规民约》50多处,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完善17个示范村乡贤人才库。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村综合文化中心15个、文体广场8个。在各行政村设置“书香阅读角”100个,累计培育文明村镇71个,“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先进集体3200余(户)。
以法治为本
让农村法治“严”起来
充分发挥网格员、辅助网格员的优势,采取普法宣教、邻里劝解、法律震慑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组织入户、入校、入企法治宣传50余次,发放法治知识宣传单2000余份,及时发现掌握网格内的矛盾隐患,协调帮助解决矛盾纠纷240余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培育出彭原镇周寨村、董志镇郭堡村等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肖金镇左咀村、显胜乡毛寺村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培养“法律明白人”590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50余户。
以自治为基
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印发《西峰区移风易俗管理办法》《乡风文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工作细则》,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设立“诚信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正气银行”等,累计培育全国文明村镇李岭村及其他各级文明村镇71个,周寨村等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工程示范村4个。完成户厕改造9399户,建成垃圾转运站141个、农村污水处理站8座,配备转运车收集车815辆、垃圾收集箱(仓、桶)7277个,落实村庄保洁员1928名。实施风貌综合提升示范工程,持续巩固10条区级风貌示范线和100个“清洁村庄”创建成果,累计绿化公共区域3.45万亩,整修提升道路沿线风貌24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