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孟坝镇创新“1+3+N”乡村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近年来,镇原县孟坝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社会治理和谐镇为目标,探索创新了“1+3+N”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全镇呈现出乡风文明、环境优美、人人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织牢“一张网”,健全抓党建促乡村治理三级网格。全镇18个党支部坚持以“方便群众、便于管理、规模适度、全面覆盖、动态调整”为原则,按照行政区域党员和人口分布情况,建立了以党支部为一级网格、党小组为二级网格、党员中心户为三级网格的基层治理体系。一级网格以村为单位划分,网格长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员由党小组组长担任,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具体工作分解到网格员来落实和执行,深入党员和群众,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二级网格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长由党小组组长担任,成员以村民小组长为主。主要负责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直接组织和指导党员的日常活动,监督集体经济组织运作。三级网格以党员和村民居住分布、生产生活传统划分,建立党员中心户长,设若干网格员,主要负责信息采集、情况处置、民生服务、政策宣传,带头发挥先锋表率作用,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参与集体公益活动。网格运行过程中,建立了联系服务、定期走访排查、定期例会、公示、考核奖惩五项机制,将党的全面领导在乡村治理上落到实处、落到细节、落出成效。
二、建设“三个阵地”,搭建推进乡村治理实践平台。一是率先在孟坝村、峁合村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32名人大代表轮班进站服务选民和群众。依据代表行业领域和自身特点,组建政策宣讲、技术培训、难题化解、街区治理、移风易俗5个代表小组,每名代表结对联系选民10人,定期开展入户走访、生产指导和生活帮扶,将联系服务群众触角沉到第一线。二是全覆盖设置政协协商议事室15个,从“村两委”成员和能人乡贤中确定村级协商议事成员15名,围绕征地拆迁、环境整治、市场监管等重点任务广泛开展“微协商,微议事”,为攻克一些艰难险阻问题出谋出策、添油加力。三是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5个,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组建志愿者服务队16支,扎实开展“先进”评选和志愿者服务活动276场(次),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探索多种机制,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成效。一是因地制宜以村组中心地带百年古树“根”文化为切入点,创建了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的“树下说事点”,让群众有事坐在“树下说”,有理摆在“桌面”讲,议事会开在了村民家门口,就地协调解决村内大事小情,避免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二是以楼宇为单元,采取召开板凳会、楼宇会等形式,多渠道拓宽网格议事途径,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居民身边,逐步形成了“人在网中管、事在网中议、题在网中破、心在网中聚”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三是严格落实科级干部下沉调处矛盾纠纷制度,综合运用“亲情感化法、案例引导法、求同存异法、心理疏导法、帮扶救助法”五步闭环调解法,化解婚姻家庭纠纷45起,成功挽回濒临破裂家庭32个。四是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整合派出所、法庭、司法、信访、妇联、民政、劳务、行政服务中心等站所力量,严格落实“统一受理、分类登记、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群众评价、定期回访”七步工作流程,深入开展治安研判、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真正实现让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和群众诉求“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