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厚植文明沃土 培树时代新风——庙渠镇2022年重点工作巡礼【精神文明建设】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06 19:03:00 浏览次数:

  文明始于心,长效践于行。2022年,庙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聚焦品牌建设、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为全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激

  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机构,研究印发《庙渠镇2022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案》,成立以党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总队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13支,每月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协调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工作事项,强化部署,明确责任,精准措施。

  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在全镇文明创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完善、优化、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着力实现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而行,切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实现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通过同读者集团、市政府办、市国资委、县林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省市县帮扶单位结对共建,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走访慰问、文化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

  同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市文明单位、党员教育、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发力。

  统筹区域资源,持续培树

  “庙渠温度”实践品牌

  立足庙渠实际,结合省市文明单位创建、乡村振兴“一行动一活动”、“晒房子·比美德”关爱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和困难群众、“六评一创”评选等活动,扎实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培树“庙渠温度”文明实践品牌。

  在全镇线上线下开展最美系列人物及“文明家庭”“孝老爱亲模范”“致富能手”“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20场(次),评选并推荐全镇最美系类人物34人、文明家庭12户、美丽庭院16户,美德家庭12户,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正能量,增强致富信心,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以学习先进促进和谐发展,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坚持每个实践站(所)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统筹协调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植树造林、志愿宣讲、观摩学习、环境整治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贴近百姓的活动形式、颇有实效的活动成果,真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群众。

  注重协调联动,多措并举推

  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10个,利用本土资源,广泛动员乡土文化人才、土专家、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志愿者服务者、创业返乡人员等1830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3支。

  通过送技术、讲政策、学模范等多种举措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638场(次),其中关爱活动36场(次)、环境整治187场(次)、义务植树22场(次)、惠民政策解读126场(次)、产业帮扶132场(次)、普法宣讲47场(次)、疫情防控52场(次),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强化宣传教育,多渠道

  践行移风易俗树新风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要求,举办专家讲座6次、专题研讨班3期,每周集中学习2次,引导党员干部学习、补课、充电、增智,做到既熟悉“公共课”,又精通“专业课”。图片

  创造性提出并开展村组“一月一会”活动,坚持边学边讲、边讲边练、边练边提升的方法,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知识和产业发展等理论宣讲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质量和水平,及时化解群众矛盾诉求。

  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大操大办和薄养厚葬行为得到全面遏制,9个行政村及时对“一约四会”制度、组成人员进行更新调整,将婚嫁彩礼、礼金、红白酒宴等最高限额写入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工作;严格落实《镇原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指导意见》,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宣传活动2场,对婚介人员和宴席承办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组织签定承诺书113份,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严格落实党员干部“五个控制”,及时落实报备制度,组织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40余份,坚决禁止超标准办理红白酒宴,带头抵制不良风气。

  丰富文化活动,精准发力

  持续提升精神风貌

  举办“庆祝二十大 跃动新时代”镇村干部职工农民趣味运动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结合世界读书日及全镇干部职工能力提升活动,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4场,倡导广大党员干部“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全镇现有乡镇文化站1个、文化广场10个,农家书屋13个,读者驿站3个,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及时更新图书,工作日全天开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积极衔接读者出版集团帮扶捐建读者书屋1个,占地3间120平方米,配备书架6个,藏有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等图书10万余册,报纸期刊40余种,配齐办公设备,确定专职工作人员1名,全天免费开放供广大群众阅览。同时,邀请镇原籍退休老干部、乡土文化人才、退休文化工作者、书画爱好者开展书画交流、文化下乡活动6场(次),就业技能培训9场(次),不断创新文化交流方式,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开展主题实践,创新载体

  不断提升道德修养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认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美德在农家”等道德实践活动。全镇9个村创建了“文化宣传栏”,开设了道德讲堂,定期宣讲道德故事,深化“四德教育”,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