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环县合道镇红崖洼村村民自治工作小窥
日前,在环县合道镇红崖洼村上演了一场群众出工出力的爱心大接力,一个村民小组27名群众共同为一户突发困难户无偿帮助收割羊草,这户群众一个月才能干完的活,不到一天时间,就干完了。
群众之间小帮小助本是常事,十多人、甚至几十人一起帮助,在大多地方还是比较少见。为何红崖洼村能有这么多群众一起帮助一户群众,这源于这个村村民自治能力的不断提升,“一家有难乡邻相互帮助着就度过了难关,村内一些小事,乡邻们也商量着合作起来一起办了,对于一些群众办不了的事,群众也会主动和镇村干部商量,共同协作着办。”红崖洼村党支部书记陶桢说:“只有把群众的思想理顺了,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了,村民自治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一家有难乡邻相互帮助着办
红崖洼村的这场爱心接力,是在村民小组微信群里发起的。村民梁宝峰的儿子突发意外住院,家里的劳力都在医院操心,只有50多岁的妻子在家里操持着40多只羊、10多头牛和家里日常家务,地里种的近20亩羊草无力收割。“如果这一人收割,估计得一个多月才能收完,加之马上封冻,如果不及时收完,很多就糟蹋到地里了,羊畜饲草也不够了。”梁宝峰的哥哥梁宝荣说。
面对这一户的困难,村民小组长梁永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看着大多数村民自家的急活都快忙完了,梁永生在微信群里发出了一条倡议,动员有空的群众给梁宝峰家帮忙收割羊草。消息一经发出,很多群众积极回应。“我去呢。”“我也去呢。”“我们能去两个人。”……“我有事回不来,给你发100元,给干活的买点干粮饮料。”“我也有点特殊情况,来不了现场,给你发50元,给收割机买点油。”……一场爱心大接龙在这个微信群里上演,不到半小时,就筹集了20多名劳力,3000多元爱心善款。
不仅仅是这一家一户的困难得到了乡邻的同情和帮助,在红崖洼村,谁家有困难,很多村民不用组织、不用号召、不用主人邀请,就自愿无偿帮忙的故事不胜枚举。就在这几天,村民赵海明家种了50多亩玉米,由于人力单薄,还有一大半没有掰完,一些群众尽管自家还有很多农活,可都放下自家不太紧急的活路,无偿帮助赵海明掰玉米,连续两天,掰玉米的村民超过10多人。
今年20多岁的村民赵欢欢也得到乡邻的多次帮助。他父亲在2019年到2020年患病期间,乡邻们多次自主为他借钱,帮助他父亲看病;2020年,在父亲病故后,乡邻们操心后事的操心、帮钱的帮钱,安葬了父亲;今年,在他结婚前,村民又帮力帮钱,成功为他操办了婚事。
……
一件件暖心的互帮互助,都是群众自主无偿自愿的行为,当和他们聊起为啥这么热心肠时,村民们都说:“大家都乡里乡亲、邻里邻居的,都是一个大家庭,不论谁家的大小困难,相互帮助,都是分内之事。”
村内小事乡邻商量合作着办
在红崖洼村,不仅仅是群众个人的事乡邻们很热心,对于一些集体的公共事业,只要是群众有能力解决的,他们都自己解决,不麻烦当地政府。该村苋马渠庄头有一段土坡路,遇见雨雪天气非常难行,这个庄头的12户群众经过集体商议,决定每家筹资几百元,再无偿提供劳力,用砖铺设加固。这个提议经庄头户长提出,全庄头12户群众积极支持,经过分工,有拉砖的、有技术工铺设的、有小工搬砖的,家家户户都出了劳力,完工决算后,平均每户只花费了800多元。“现在一家一户花几百元,卖一只羊羔就出来了,用到这公益事业上,不仅方便了个人,也方便了大家。”村民赵立峰说。
今年春季植树造林时,村里发出倡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员干部都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咱们能不能开展一次群众义务植树活动?”倡议一经发出,群众就踊跃支持,在植树当日,300多名群众带着干粮和开水,扛着䦆头铁锹,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植树点,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开始了义务植树,1000亩的荒山,两天时间就布满了鱼鳞坑,栽植上了小树苗。村民赵武龙在合道镇街道开饭馆,看到这么多群众义务植树,他立即决定给群众送午餐,他发动餐馆所有工作人员,急忙炸油饼,中午刚过,600多个热油饼、饮料等免费送到了植树一线。
红崖洼村有1000多亩水浇地,去年之前,他们每年春季灌溉之前,都集资义务维修水渠。“劳力群众义务出,所需资金先垫付,后汇总,再按每家每户的灌溉面积平均分配。”红崖洼组村民小组长梁永生说:“一点点小问题,都麻烦政府,群众心里也过不去,春灌前,群众都农闲,稍微组织一下,群众都办好了,不需要党和政府操心。”
在红崖洼村,一系列的民生实事,都在村民小组和群众商议中悄悄完成了。这些事,在群众口里,都是“小事”,可办成之后,都是方便大众、造福后代的“大事”。
群众办不了的事干部群众商量着协作办
“我们群众相互帮助的好,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村党支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好。”说起群众为啥这么团结互助,红崖洼村村民赵立峰说:“这不是我说的客气话,是真实发自内心的,我们一些自认为的‘大事’,没等我们去给镇村反映,干部们都上门来找群众商议了。”
今年,该村实施了1700多亩高标准农田,并配套建设了9.6公里生产道路。工程设计过程和实施前,镇村干部就到村民小组去开会,公开商议工程设计,并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和群众商议,公开晒到桌面上,一件一件和群众商议解决办法。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都积极配合。“我最担心在新修生产道路的时候有群众阻工,因为修路肯定要伤及群众耕地,伤地多少也不一样,可在这一次会上和群众商议了之后,直到工程结束,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红崖洼村包村干部郭锐说:“事后通过深入了解才知道,在施工过程中,群众不仅积极参与投工投劳,还在一线监督指导,哪里应该怎么修,才能把群众利益伤得更少。”
干部主动和群众商量事,群众也就主动参与协作干事。今年春季,红崖洼村争取水利项目,高标准维修灌溉水渠,为了防止施工方把细节做得不够到位,影响群众灌溉,进而引发矛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该村成立了施工互助组,每天抽出部分群众参与施工。“这个地头放水孔怎么留?那个地头需要做点什么辅助设施?……一系列问题都由群众现场和施工方共同商议解决。”该村党支部书记陶桢说:“方便群众的工程,就要群众说了算,不能由施工方一家只管施工,工程结束后还有一些小问题,群众改修起来既不方便,也闹心。”
2021年到合道镇任职的红崖洼村包村干部郭锐表示,自己已经在4个乡镇工作过,初来合道,领导安排包抓乡政府所在地的红崖洼村,起初认为事可能很多,工作可能很难做,可经过一年的深入,却发展与自己的想法恰恰相反。“农村工作要干好,关键要把群众工作做好。”郭锐说:“群众的凝聚力强了,村民自治能力也就强了,农民的口袋就鼓了,农村工作就自然而然好干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过程。”
记者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