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宫河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07 20:15:00 浏览次数:

  乡风文明,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宫河镇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振奋精气神,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赋能。

  挖掘本土文化 展现本土色彩

  本土文化需要发扬,用广泛交流凝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共识。8月4日,在北堡子村姚牛文化大院举办的正宁县群众文化联谊会第五届乞巧民俗文化活动面塑摊位前,围满了外国友人和村民。光滑的面团在师傅的巧手下勾勒出各种动物的造型,体验面塑的几名外国友人则异常专注,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剪刀灵巧地点、切、刻、划,便塑成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次面塑的制作。

  近几年来,姚牛文化大院、春绣阁香包刺绣、王录拉板糖已经成为宫河本土文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累计举办乞巧文化节、元宵社火表演、香包节、“三八”妇女包饺子大赛、正宁县社鼓大赛等各类民间文化活动100多场(次),创办《牛苑》杂志,展示乡土文化的魅力。

  宫河镇建成了以展示红色文化革命历史为主的“红色文化型”王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展现面塑、香包刺绣等各种民间工艺为主题的“工艺创作型”北堡子村、宫河村特色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体验活动,让群众深入其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发展公共文化 凝聚振兴力量

  公共文化需要创新,以方式的变化遵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更替。宫河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交流中来。

  红健身队健身爱好者自发组成团体,带着音响设备,舞蹈服装,打起节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起了健身操。健身队负责人王卫红介绍说“我们组织跳广场舞已有一年多了,每天晚上7点到9点之间,街道的居民、商户、附近的村民们就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活动。在红健身队的带领下,每天早晚在宫河村广场参与健身的群众达到50多人,已经能够熟练地跳10来支不同的舞蹈。”健身的居民还积极响应社区支部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他们纷纷表示生活越来越有意义。

  截至目前,宫河镇成立7支健身队、5支自乐班表演队,累计进社区、进敬老院、进机关表演50多场(次),传递了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传承传统文化 培树文明新风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是人民心灵之旅“代有才人出,风骚数百年”的过程。今年以来,宫河镇持续开展“宫河的故事、身边的感动”评选活动,围绕如何发掘身边感动,“宫河好人”评选工作实行自下而上、层层推评的工作机制,每个村(社区)都确定了1名好人推荐工作负责人,按照每月上报的原则,将从各村民组长、党小组长处收集的好人线索及时收集上报。各党支部坚持“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利用村组干部例会、党员大会等机会召开道德评议会,群众评、评群众,评选出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多种类型。

  宫河好人“移风易俗最美家庭”王小锐、“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王存科、“模范丈夫”姚志春等等,他们用朴实的行为感动了我们,温暖了我们,他们用善行义举诠释了什么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什么是高尚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争当先进、争做好人好事的向上向善热情。今年以来,累计评选先进典型8人,人人争当先进在全镇蔚然成风。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