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乐章
时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华池县如火如荼地开展。华池县探索提出文明实践“12355”工作思路,统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站等阵地设施,汇集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教育资源,盘活利用街区、景区、老“村部”等场所,打造“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目前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5个、实践站116个、实践点22个,实践基地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个。
凝聚向心力,移风易俗的“助推器”
近日,走进华池县怀安乡坪庄村,正值坪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日,远远就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盖羊棚、除草、打扫卫生……这样的活动每月至少一次。
“过去的村里邻里纠纷不断,为了转变观念凝聚共识,村上在全县率先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党员先锋岗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坪庄村党支部书记杜源浈介绍道,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坪庄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邻里融洽,成为华池县乡风文明建设的典范。
今年以来,华池县按照“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就建在哪里”“就近便民、利民惠民”的要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全心全意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场(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150多次,宣讲团队帮助群众办实事2000余件。
引领新风尚,群众门口的“加油站”
在华池县体育馆,有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分馆。馆内配置图书八千余册,图书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阅读需求,还有电子书刊借阅机、少儿学习一体机、电子资料查阅机等,面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时下正值暑假,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阅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笔者看到另一番热闹场景。文化广场内有打篮球的、有跳广场舞的,农家书屋里也坐满了大人、小孩,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下棋,还有一群孩子围站在书法桌旁,正认真聆听志愿者老师讲解的毛笔握笔技巧和笔画练习要求。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近几年,华池县注重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116个村(社区)都建成了文明实践站、“乡村舞台”、文化长廊等,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服务阵地,重点围绕“讲、树、帮、乐,移”开展志愿服务,用文化“赋能”,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充电站”。
延伸新领域,地企共建的“连心桥”
走进庆阳市地企共建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故事的宣传牌匾,实践中心内建立了新时代传习所,每次活动时,南梁作业区宣讲员都会给群众讲解政策法规、家教家风、道德模范等故事,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让群众在广场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
在城壕镇庄科村整洁明亮的自习室内,驻村工作队队员正在耐心地为二十几个孩子们辅导作业。这些孩子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家里人无暇照顾,有的是父母文化水平太低,给孩子辅导不了作业。来自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的城壕镇庄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杜波江和其他驻村队员经过商讨决定在村部设立免费的暑期自习室。“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买了书包、文具、体育用品等作为小奖品,通过奖励机制让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杜波江说。
近年来,庄科村党支部依托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的对口帮扶,积极探索共建新模式,确定了小杂粮种植、金丝皇菊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项目,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成种植大棚63座、牛棚50座等支持产业发展,并帮助群众出售农副产品、提供就业岗位、资助学生等,在地企共建带动下,如今的庄科村产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2020年,庄科村被甘肃省文明办评定为第十五批省级文明村。
如今,华池县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新时代文明实践硕果累累。下一步,华池县将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厚植文明沃土,弘扬时代新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