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五大品牌” 推动文明实践更贴心
近年来,环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着眼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化管理,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长效化落实。
“小板凳”政策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依托各级理论宣讲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广泛组织理论宣讲团、乡村宣讲小分队和“百姓宣讲团”志愿者,第一时间把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传达到基层,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用好用活“小板凳”“村村响”等宣传宣讲平台,积极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致富能人等,以“三下乡”活动和科普宣传等为载体,深入田间地头、果园大棚等生产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实践教学”,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目前,共开展政策宣讲700多场次,义务送教300多场次,科普讲座300场次,惠及群众20万人。
“选树学”典型培育品牌,让时代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通过组织道德评议,发布诚信红黑榜,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和“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青少年”“好公婆”“好儿媳”“清洁文明之星”评选,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先后评选出了孙巧梅等100多名各类模范先进人物,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好人辈出、德耀环州的生动局面。
“结穷亲”帮扶救困品牌,用真心换取群众舒心安心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党员干部“双报道”志愿服务,紧盯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边缘易致贫户、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依托调查走访、群众微心愿等形式,及时全面摸排、掌握实际困难,一对一帮扶,常态化开展节庆日慰问、关爱孤寡老人、关注困境儿童、阳光助残、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合道镇“四个一”帮扶机制(聚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一次奉献爱心的光彩行动、获得一次了解合道人文历史的机会、感受一次认知农村生产生活体验),策划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80余户三类户解决了一批实际生活困难,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润心田”文化活动品牌,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心
深耕文化文艺品牌,积极组织文艺志愿者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开展送文化、送演出活动,丰富群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巧妙设计活动项目,结合农村实际,先后策划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写对联送祝福”“文化进万家”“爱心单车 助梦起航”爱心捐赠活动、“庆七一”系列文艺活动、60岁以上老人“坐高铁、游故城、搞体验、看变化”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25个,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书法笔会、剪纸绘画、经典诵读、研学体验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引导他们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
“俭成礼”移风易俗品牌,用文明乡风凝聚万众一心
持续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广大群众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自觉做到不盲目攀比、不跟风大操大办,破除陈规陋习、传承文明新风,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及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环县车道镇安掌村坚持党建领航,以“孝善”穿针引线,探索推出了“红黑榜”“红白理事会”“孝老助残便民食堂”等有效举措,做好“德治”文章,教育引导全村群众更新思想观念,积极营造崇德向善、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实现村风民风社风的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