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镇惠家塬村:推行“网格+”为党建引领增添活力
惠家塬村地处周家镇西北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262户806人,耕地面积2248亩,惠家塬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其中女党员12人。村党支部突出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农村网格化党建模式,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在全镇率先建立“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为内容的服务体系,创新“网格+”服务,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依托网格这一“微细胞”,强化农村党建品牌,释放基层党建活力,全村通过网格共建共享的方式,构建起全村统筹、网格协同、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党支部通过“网格+”把工作和服务做到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每件事上,让全村党员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行“网格+组织建设”,让党建氛围浓起来。紧盯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立足村情实际,按照“一格一小组、支部建在网格上、群众连在网格上、党员干在网格上”的目标,实现了全村网格党小组全覆盖,形成“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三级立体管理链条。强化网格党小组的政治和服务功能,构建以网格党小组为核心,通过党员中心户把村民联系起来,在全村形成“支部联系组织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党群工作服务方式,建立网格党员微信群,精确推送各类学习篇目,定期转发党章党规、党课微视频、先进典型等学习内容,把“指尖上”的课堂推送到网格内的每一名党员,持续规范组织生活开展,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坚持农村党支部七个标准42项规范,不断提升网格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小网格”激发基层党建“大活力”。
推行“网格+民生服务”,让党群关系密起来。建立党群协商议事平台——庭院议事会和田间地头会。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商议全村各项事务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大事项,在网格党小组和网格长的引导下,党员中心户主动下沉到户了解群众需求,征求村庄发展意见建议,主动上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户内民生实事办理,今年以来,已主动办理户内卫生改厕、农业保险赔偿、灾后房屋修建、合疗社保代缴等各类民生实事19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起,征求采纳村庄发展金点子18条,邀请市农科院到各网格内开展瓜菜、果树、玉米等相关专业技术培训36人(次),举办设施维护、果园管理、大棚甜瓜、辣椒、籽用南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各网格村民390人(次)。
此外,通过网格化管理,由网格长组织党员带头开展疫情防控,积极动员组织群众接种疫苗,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组织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引导群众建设美丽庭院,振兴路上党旗红。汛期时,在网格党小组内成立防汛救灾小分队,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旱期时,在网格党小组内成立防火救灾小分队,坚持隐患排查,护林巡查,逐户核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行“网格+文化服务”,让村庄之声响起来。发挥党支部文化引领作用,依托农村文化广场、宣传文化墙、文化专栏等各类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在网格内组织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写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各类文艺活动为群众送去难得的文化大餐,创新采取“创建特色文化村、举办农民丰收节、培育农村文化能人、发展农村文化志愿者”等举措,把文化的“种子”撒播到网格的各个角落。同时,在各网格内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评选“好家规、好儿女、好媳妇”,立足网格深入挖掘村史,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将村史、好家训、好家规收录成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新时代乡村正能量、引领新时代乡村新风尚。
推行“网格+集体经济”,让发展后劲强起来。以网格为单位,立足实际优化全村农业经济结构,动员各网格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优势,通过发展以大棚蔬菜、日光温室、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动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同时,由党支部组织引导各网格盘活土地、人力等闲置资源,通过修建网格集体用房用于出租的方式持续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当前,全镇通过产业分红、集体房屋出租等方式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以上,各网格内的集体经济活力呈现出相互迸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