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镇上刘村 党员带头“致富认证”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近日,走进镇原县平泉镇上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干净整洁的街道,规划整齐的广场……今年以来,上刘村突出党建引领,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强化基础设施,涵养新风民风,走出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前几年,我养了十几头猪,因缺乏技术和经验,效益不是很好。近两年,通过村党支部衔接,邀请了技术人员上门开展培训,我有了技术后扩大了养猪规模,目前存栏量已达到120头,收入也由原来的两三万元增加到10万元左右。”上刘村党员赵志胜说。
“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动,上刘村的肉兔、桑蚕养殖,万寿菊种植等特色产业及玉米、肉牛、肉羊、生猪等传统种养业多点开花,上刘村农民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几百元增加到一万多元。村党组织发展到了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党员发展到了74名。在上刘村,种植养殖大户里党员占了半数。对当地村民来说,党员身份更是一种‘致富认证’。”上刘村党支部书记刘丽娜介绍。
上刘村此前产业基础薄弱,村党支部号召力、凝聚力不强。近年来,按照平泉镇确定的“党建强村、产业富村、能人带村、文化育村”的发展思路,上刘村以建强四星级、争创五星级党支部为目标,以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着力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先后调整村“两委”干部3名,任用专职化党支部书记1人,选拔任用年轻村干部1名,在返乡创业大学生及退伍军人中新纳村级后备干部5名,提升了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上刘村党支部严格按照“阵地建设标准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原则,围绕“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资料、有制度)标准,积极争取组织部门支持,多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先后投资565万元,建成占地1327.61平方米的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1处,配套建成文化广场1处,重新规划设置了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村史馆、多功能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区域,真正把村民服务中心建成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村党支部还坚持把红色元素融入党建综合示范点打造中,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定期开展联系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最美庭院”、“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等的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
如今,上刘村正以“党建红”为底色,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