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西峰区“五坚持”推动乡村治理 “五起来”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22 22:58:0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西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安排部署,坚定“五个坚持”推动乡村治理,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同频共振,促进乡村治理有序开展。

  坚持支部带村,让基层组织“强”起来。

  西峰区系统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树牢鲜明导向,精准选育干部、配强班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立足各村实际,抢抓发展331+”产业、合作社建办等政策机遇,挖掘优势资源,探索推行资产盘活型、筑巢引凤型、能人带动型、支部引领型、抱团发展型“五型”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发展状况,由村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采取“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让基层组织“强起来”。

  坚持民主管村,让村民自治“实”起来。

  西峰区将村民自治纳入基层民主的框架,以制度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促进乡村治理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为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西峰区以941个村(居)民小组为基本单位划分网格,由村(居)民小组组长担任网格员,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以乡村红白理事会、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村规民约等为依托的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在显胜乡毛寺村、肖金镇左咀村等7个行政村先行试点,开展城乡社区示范点建设。同时,健全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通过实施群众自治网格化服务工程、乡村互助养老工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程等5大工程,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村级事务、公益服务、治安管理、纠纷调解、互助养老等方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依法治村,让法制观念“严”起来。

  西峰区认真贯彻落实民主法治示范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这 “三大工程”,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统筹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彭原镇周寨村和董志镇郭堡村被评为2021年庆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显胜乡毛寺村被评为2020年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坚持道德润村,让文明新风“树”起来。

  西峰建立完善“道德积分”制度,采取发放“道德积分卡”、张贴“道德积分榜”的方式,开展“积分超市”示范创建活动,组织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村级公益活动、抵制高价彩礼等文明实践活动赚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励和引导群众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开展好媳妇、好公婆、 “西峰好人”“十佳青年”等评选表彰活动,设立好人榜、好人墙,宣传典型事迹,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民风淳朴的良好氛围。今年已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宣讲等活动120余次,表彰奖励“最美家庭”“孝敬公婆好儿媳”等60余人。

  坚持数字赋村,让乡村治理“智”起来。

  西峰区针对以往乡村治理中信息不畅的难题,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数字乡村专题大数据体系、乡村三农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建立“互联网+”治理模式,将智慧党建、应急指挥、便民服务等作为发力点,建成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了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董志镇作为西峰区数字乡村试点乡镇,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探索“互联网+”治理模式,将智慧党建、应急指挥、便民服务等作为发力点,建成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21个行政村安装摄像头近500,提升了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活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