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八注重八到位”助推人居环境“蝶变”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加快乡村建设,改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安排实施了农村“拆危治乱”百日行动,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全面摸底、整合资源、强化措施、严格督查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注重组织领导,靠前指挥到位。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拆危治乱”行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研究制定了《庆城县农村“拆危治乱”百日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镇和相关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压茬推进。指导各乡镇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要求主要领导始终站在“拆危治乱”的主战场,亲自挂帅,靠前指挥,解决问题。
二、注重宣传发动,思想认识到位。坚持群众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广播、抖音、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使“拆危治乱”的观念深入人心,变“要我拆”为“我要拆”,确保拆危治乱工作顺利推进。
三、注重工作方式,统筹谋划到位。坚持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因势而治,干部群众一同参与抢抓时节、快速推进。积极探索拆危治乱工作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拆、治、排、修、清、绿、美”多措并举,在“结合”上下功夫,在“提质”上作文章,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举措。
四、注重上下联动,工作力量到位。指导乡镇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定点定人定时限开展工作,并将工作成绩纳入本年度考核指标,要求党员带头自查自拆,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党群参与相结合的良性互动;统筹整合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驻村帮扶队、便民服务队、公益性岗位人员等拆危治乱的中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效率。
五、注重长效机制,规章制度到位。探索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党政领导包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的五级网格化包抓管理机制;结合《村规民约》、“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等管理机制,引导全体党员群众、公益性专岗人员、志愿者、护林员和保洁员等志愿投身到“拆危治乱”行动中,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不断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六、注重督查检查,工作成效到位。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查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及时通报表彰;对进展缓慢、效果较差,未按期完成整治任务的,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最严格的督查问效倒逼各项任务落实。
七、注重资金支持,工作保障到位。研究出台了《庆城县2022年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补助方案》,累计投入资金778万元,对各乡镇公路沿线两侧、村部周边的陈年垃圾、废旧设施,以及田园周边乱搭乱建、违规设施进行拆除,给予资金奖补。
八、注重自查验收,工作整改到位。制定了《庆城县“拆危治乱”百日行动工作验收方案》,要求乡镇成立专项工作验收领导小组,全面扎实完成自查验收并形成自验报告,县上根据乡镇的自验情况,至少抽取15%的工作任务进行复验,已全面完成复验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拆除危旧房屋692间、废旧围墙栅栏3.8万米,清理陈年垃圾10698吨,创建 “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栽植公路行道树39条180公里,维修乡村道路284.1公里,整修树畦花畦774.2公里,新建小微景观13处,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