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华池县四项措施推动移风易俗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17 09:13:0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华池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党风带民风,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制定标准严执行。严格贯彻落实《华池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和《华池县移风易俗管理办法(试行)》《华池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考核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严格落实彩礼不得超过当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2020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4元)标准,倡导取消索要手饰钱、衣服钱,零花钱等陈规陋习,不得索要楼房或买楼钱、装修钱、车辆款等;丧葬活动控制在3天以内,严格限制酒席数量,酒席不得超过20桌,(按每桌10人计算),每桌不得高于300元;用烟每桌不得超过2,每盒不得超过10元;用酒每桌不超过2,每瓶不得超过50元的相关规定,有效抵制了农村的陈规陋习的蔓延。

二是破旧立新定规矩。指导全县111个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组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婚丧喜庆事宜新办简办承诺书》1万多份,带头申请红白事登记备案,设立了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主动向全村公示婚丧事务的事主姓名、酒席规模档次、花费情况等内容。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纪检和组织部门把移风易俗纳入到党员教育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范畴之中,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抵制劝阻亲属拒绝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全面落实操办婚丧嫁娶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规范和约束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个人行为,带动了民风社风的转变,形成了文明乡风,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专项整治树新风。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治理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之风,设计了《红白喜事报备表》和移风易俗告知书,对不主动报备的群众上门登记,现场教育,对不按《村规民约》履行承诺的群众,不予申请低保和临时救助并进行上门说服教育,协助现场整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建设美好乡村文明新氛围。

四是榜样引领作表率。制定印发了《华池县第二届道德模范暨最美华池人评选实施方案》,组织各乡镇广泛挖掘评选先进典型。推荐高明科、杜克宽等4人参加甘肃省第八届德模范评选活动,杜克宽、赵元瑞荣列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胡雅莉、王忠社等4人荣登庆阳好人榜,充分发挥了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印制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创建省级文明县倡议书》和《庆阳市文明公约》等20000份,在公路沿线制作大型移风易俗宣传牌10面,在魅力华池APP上开设移风易俗专栏,向全县干部群众宣传家教家风,抵制高价彩礼。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干部要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作者:董玉)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