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环县,烈日炎炎。在四山夹三沟的合道镇瓦天沟村的半山腰上,村民唐生智家就修建在这里。院畔的干柴垛摞得整整齐齐,院外的羊畜棚圈整齐干净,屋内家具古朴整洁……
今年54岁的唐生智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勤俭致富能手”,更是出了名的“孝顺子”。“再穷苦的日子在劳动面前都是纸老虎。”回忆起小时候的日子,唐生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1987年的春天,唐生智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刘建粉结婚了。面对缺衣少吃的日子,夫妻俩起早贪黑上山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春播秋收。当时家里几乎全是山洼地,耕作全靠人力,唐生智和妻子没有半点松懈,邻居怎么干,他们就怎么干,一点不服输,“赶比超”成为他们过好自己光景的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上迎来了第一次修梯田的机会,唐生智一家甭提多高兴了,后来又经过几次平田整地,修平了40多亩坡地,他们脱贫致富的心气儿更足了。
凭着勤劳,唐生智一家不仅修建了新房,给三个女儿成了家,还置办齐全了铡草机、收割机、三轮车、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2015年8月,唐生智拿出仅有的积蓄买进36只羔羊和2头牛。每天天刚亮,他便从睡梦中醒来,匆匆披上外衣去给羊和牛准备草料,打扫棚圈、添草喂料;在自家耕地种植玉米、苜蓿等各种饲草作物,保证自家羊只和牛的饲草供应。如今,家里羊存栏106只,牛存栏6头……养殖产业成为唐生智一家的“钱袋子”。“小时候父母常常跟我们讲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这句话一直牢牢刻在我的脑海里。”说起过好日子的秘诀,唐生智首先想到的就是勤俭持家。 唐生智夫妇养育了四个孩子,唐生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顾着农事,妻子刘建粉照顾着家庭的里里外外。为了减少开支,刘建粉经常白天忙完晚上又在灯下为全家人赶做布鞋和缝补衣服。多少年过去了,日子越来越好,唐生智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秉性。在他的引导下,他们一家都延续了勤俭的优良作风。今年28岁的儿子唐军,学了房屋装修的手艺,平日里除了日常开销,其余收入都积攒着,去年3月份,唐军拿出“小金库”买了一辆小轿车。
“孝敬老人,是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风!”唐生智认真地说。唐生智一家,将孝顺表达得淋漓尽致。2009年,唐生智的母亲黄国娥意外受伤身体多处骨折;2016年,唐生智的父亲唐述凯又脑出血导致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17年,唐生智也身患肺病,干农活要格外注意粉尘,干不了重体力活……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和妻子把照顾老人作为最要紧的事,不论农忙还是农闲,照顾老人,始终是他们第一位的事。
2016年,唐生智的父亲脑出血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生活瞬间“乱套了”。唐生智带着父亲四处求医,“哪怕农活放一放,也要让父亲的病痛缓解。”他回忆道。 几年后,唐生智的父亲去世了。现如今,母亲生活勉强能够自理,唐生智夫妻俩对母亲精心照顾。这些年,刘建粉积劳成疾,双膝退变性关节病变,膝关节已经明显肿大,忙完一天,晚上腿疼难熬,但她仍然克服病痛,不肯停歇。
“要让老人幸福地乐享晚年,也不能让日子过得落后于人。”唐生智说,“我们虽然年过半百,但只要还能干得动,就要好好干。”
近日,唐生智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