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念好“四字经”全力以赴固成果促振兴
今年以来,正宁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多措并举让整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接续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突出“稳”,分类施策守底线。按照“六必访”“六必查”要求,不断完善自上而下排查和自下而上申报机制,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常态化、网格化排查返贫致贫风险,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应纳尽纳。针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等薄弱环节,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制定并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建立健全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和提质改造机制、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动控辍保学由“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针对因灾因病因残因疫等风险,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农村低保、临时救助、残疾补助等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应扶尽扶、应帮尽帮。按照“七不消”要求,在综合分析“三类户”实现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以及帮扶成效的基础上,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初审、县级审定的程序开展风险消除认定,做好风险消除后的跟踪管理,确保稳定消除风险,整县脱贫成色不断提高。
二是突出“聚”,多方联动增合力。坚持以协作促发展的工作导向,主动与北辰区对接,细化落实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消费协作等帮扶措施,切实推动扶贫协作向发展协作转变。持续开展“一县一园”建设和“百村振兴计划”,引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把东部地区产业开发、平台打造、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成熟理念、模式、经验和机制吸纳运用到正宁乡村振兴中来。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26个驻村工作队、56名驻村队员和127个帮扶单位的帮扶作用,确保驻村帮扶人员不断档、帮扶工作不断线。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引导动员县内外有能力、有意愿参与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乡村建设,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是突出“活”,拓宽渠道促增收。全力推进肉牛、生猪、苹果、蔬菜四大产业,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引导脱贫户和监测户有效嵌入产业链,做好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兑付和合同续签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持续增加群众家庭经营性收入。积极开展就业创业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劳务技能培训针对性,持续拓宽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不断提高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年内计划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8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1.3万人。继续在资产管理、运行维护、收益分配和公益岗位“四个规范”上狠下功夫,巩固光伏扶贫成果。继续做好小额信贷发放的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强化贷款后续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逾期风险。
四是突出“实”,做细项目夯基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按照“四聚焦四打造”的乡村建设思路,聚力推动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年度任务落实,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对纳入2022年度项目库的327个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纳调整入库,清退“负面清单”和不成熟的项目,严把项目入库关和程序关,重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产业培育、乡村建设等工作任务,统筹用好衔接资金,加快推进中、省一批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争取二批、市级和中央彩票公益金后续资金和项目编制,年内计划完成农村公路续建项目34公里,硬化自然村(组)路40公里,建成乡镇污水处理项目4个,改造农村电网线路59公里,实施塬面保护项目4个,高质量完成3000座农村户厕改建任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年内重点争创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10个,其中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2个、县级示范村4个,力争在全市出经验、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