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优良家风的传承人
优良的家风,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有滋有味的生活。杨雪出生在全国“高考状元县”——会宁县的一个偏远的山区,那里可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靠天吃饭,为了让杨雪兄妹三人都走出大山,勤劳善良的父母在贫瘠的土地上拼命耕作、任劳任怨,再苦再累他们都不怕,始终坚持着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的人生信条,而且从小就给孩子们讲许多做人的道理,时常给他们讲会宁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鲜活事例。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杨雪在耳濡目染下受益匪浅,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了她终生的理想,而且她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也实现了。日日行不怕千万里路,常常做不怕千万件事。只要认准的方向是对的,一路走下去总会开花结果。参加工作以后,杨雪不会忘记,每次离开家时,父母叮嘱最多的是“好好教学,不要误了娃娃,你是从农村走出去的,知道知识意味着什么”!多么朴实无华的嘱托!
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在和盛镇小学的师生和家长中,只要一提起杨雪老师,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学校领导说她教学方法灵活、班级成绩好。同事说她吃苦耐劳、能受得了麻烦。学生家长说,她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都想自己的孩子让杨老师教。杨雪的办公桌上经常会堆放着各种各样的农家产品,夏日里的水果,冬日里的泡菜。每年开学,很多家长总是想把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朋好友的孩子放在她的班上,所带的班级年年学生满员!为什么大家对杨雪老师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这还要从2018年6月15日16时许宁县和盛小学的一次下午放学交通肇事事件说起,考虑到同事有五个多月的身孕在身,杨雪主动承担起护送十三个孩子过马路的事儿。可是正当她组织放学的学生由西向东过马路时,突然,一辆黑色小轿车由南向北快速驶来,眼看就要撞到正在通过斑马线的几名学生,杨雪奋不顾身地快步冲到车前,使劲将走在车前面的四名学生推到了旁边,她自己和本班学生郧若彬却被撞倒在路上,倒地的杨雪几次想爬起来去看护学生,但因髋部受伤未能起来。附近接学生的家长赶过来搀扶杨雪,杨雪大声喊到:“别管我,快,快看我的学生……”和盛学区、和盛小学的负责人和同事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将杨雪和受伤的学生送往和盛医院救治。到医院后,她让医生先看受伤的学生,直到每个孩子都确保没有大碍时,她才开始接受检查,而这时候已经到了晚上八点钟,她连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都忘记了,还是同事替她接回学校的。这一偶然事件发生当时的本能善举,充分地反映出了一个青年老师的责任和担当,危难面前舍己救人的背后是她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是她良好的家风传承,是她高尚的师德水平。她躺在病床上对自己孩子说:“因为他们都是妈妈的孩子,我爱你,也同样爱他们,妈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任何伤害。相信当你越来越漂亮时,自然有人关注你;当你越来越有能力时,自然有人看得起你”。

车祸后躺在病床上的杨雪老师
做好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杨雪始终践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2009年,刚刚23岁的杨雪从会宁老家调到宁县和盛小学任教。面对新的环境,她刚开始感觉压力很大,但只要一想到上师范学校时“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校训,就坚定了信心和决心,从了解班情、学情做起,通过逐个家访、向其他老师请教等办法,不到一个月就详细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特长爱好。在此基础上,坚持全面性施教和差异化施教相结合,坚持给学习落后的孩子们无偿辅导功课。夏日里,为了不让孩子们喝生水,她为孩子们购置了饮水机。冬天来临,她便自掏腰包给教室挂上了过冬的棉门帘,看到孩子们经常会出现流鼻血、发烧、呕吐 还有不小心弄破手指的小状况,她又为孩子们准备了医疗箱。她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多,她就利用闲余时间和孩子们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聊微信,给他们随时通报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像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教十四年来,杨雪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先后多次在学区继续教育中担任主讲教师,每学期都承担示范课教学任务,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都有她的身影,多次被评为青年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2015-2016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她获得省级优课二等奖和市级一等奖;2018年6月授予庆阳市“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9月被庆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师德标兵;2019年6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7-2018年度“感动庆阳人物”。2019年9月荣获甘肃省第九届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和“庆阳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并担任2019年庆阳市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宣讲团成员。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晓峰赴和盛小学看望慰问杨雪老师
虽然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精准努力——也就是找对了办法的努力,一定可以让你手中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杨雪同志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虽然是一名小学教师,但她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来源: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