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讲文明、树新风、共创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在行动>详细内容

黄河中上游的生态卫士——2020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拟推荐先进集体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科研团队事迹

  • |
  • |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20 14:30:00 浏览次数:

 

 

               

1952年黄委会西峰水保站在南小河沟流域下游开始修建陇东第一座土坝

                      南小河沟淤地坝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是1952年黄委会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地,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中小流域治理模式、减水减沙效益分析等科研和示范工作,得出了“保塬固沟”的治理方针和“三道防线”的治理模式等科学结论;开创了陇东第一坝、陇东第一园,为治黄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人民日报》誉为“黄河中游上的一块翡翠”,现在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现有职工15名,平均年龄45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结合南小河沟水土保持业务工作,打造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开拓创新的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型小流域。

 

加强学习,提高建设理念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黄土高原,推动庆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实现水土保持事业永续发展,深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贡献力量。

搭建平台,增强科研合作能力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科研基地面积达4.平方千米,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塬”治理理念和构建了塬、坡、沟“三道防线”野外大断面科研平台,拥有国家小(Ⅰ)型防洪、拦蓄、试验示范水库1座,黄土均质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4座,1954年布设了水土流失径流泥沙观测站4座,不同下垫面因子的标准径流小区35座,标准气象园1处,满足专家学者住宿业务用房面积达1360平方米,通讯、交通设施齐备。试验场推行“开发共建、合作双赢”的科研合作理念,陆续与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黄科院、河海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校挂牌开展野外试验协作,多年来完成了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国家“948”“俄罗斯第三代沙棘良种引进”科研项目、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陕西省自然基础研究计划和黄科院院长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10多篇优秀论文,建立完备的科研院校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术人才。

创新管理,彰显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做好南小河沟流域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的“主阵地”,领导班子制定了《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方案》《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等创新党务工作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示范,树立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陆续在花果山水库水位动态监测、防汛工作室、防汛物资仓库、水土流失测流断面、数据集控中心和场区安全管理等8个岗位设立了党员示范岗,确保了水土保持试验与示范工作的提升开展,确保了花果山水库、淤地坝运行管理及安全度汛,以及南小河沟流域科学研究、技术试验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基地建设与管理。2019年6月荣获“黄河先锋党支部”称号,试验场负责人2018年度荣获“庆阳市第三届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典型事迹被节选在庆阳综合新闻栏目播出,并受邀在庆阳人民广播电台FM95.2演播大厅“小城有约”栏目录制直播宣传节目,不断提升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引领作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共有优秀共产党员1名,西峰局先进工作者6名,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连续5年被评为“年度绩效考核先进管理部门”。

广泛宣传,发挥科普教育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 “塬、坡、沟”治理模式应有的作用,试验场建立了对外宣传交流机制,通过水土保持科技展馆及科普设施电子沙盘模型功能性对外演示,使南小河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取得的已有先进技术和创新措施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并在陇东黄土高原300条流域,2600平方千米范围内推广应用,使地方经济发展永续推进。多年来,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已与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庆阳市委党校挂牌创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进党校”南小河沟教学点,已连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4次,参与人数达800人;与庆阳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山清水秀—你我有份---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志愿在行动”参与人数达1000人;与庆阳六中举办“绿水环保陇原行”野外拉练远足活动参与人数达800人;与庆阳一中、庆阳广播电视台举办“青春励志行”活动参与人数达900人;与陇东学院联合开展生态教学活动,参与人数达200人。

靠实责任,强化主动担当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承担黄委花果山水库、直管淤地坝防汛,场区防火和安全生产任务,这也是试验场义不容辞的重任,试验场通过经常性地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强调险情就是命令,要求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心态对待这项工作,肩负起防汛、防火和场地安全的使命与责任。每年6-10月份主汛期大约150天,试验场领导带头坚持24小时值班,面对一次次的“暴雨出现”防汛险情,日夜坚守,顶风冒雨,降低水位排险情,清理滑坡保安全,疏通道路保畅通;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火灾主发期大约150天,面对一次次的火灾险情,尽管没有专用防护服保护,也从未惧怕,踏着灰烬,吸着浓烟,奔赴火场直到把火扑灭。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是勇敢的治黄人,不惧困难与自然灾害,牺牲了几代人的青春岁月,终于换来了今天的青山绿水,这就是黄委的 “金山银山”。先辈的付出与坚持,是职工学习的最好榜样。广大职工踏着先辈的脚步从事着南小河沟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4.8平方千米的建设与管理,担负着国家水土流失动态监测5个站点、2个气象园、35个径流小区、14个雨量站常年的数据观测、整理和分析工作。与行业内多家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从事国家或省级项目研究,立足岗位勤于担当,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在任务面前绝不推脱,迎难而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来源: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