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5年上半年庆阳市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庆阳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体:

今年上半年,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紧盯粮食生产、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循环农业等重点工作,统筹研究谋划,定期调度分析,全力抓促推进,全市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67亿元,可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2亿元,可比增长5.8%,比一季度增速下降0.9个百分点。

(一)粮油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庆阳市夏粮面积192.37万亩,下降1.4%,预计夏粮产量38.16万吨,下降2.1%。其中冬小麦面积186.39万亩,下降3.4%,预计小麦产量36.46万吨,下降5.8%,冬播薯1.98万亩,预计产量1.13万吨。冬油菜面积28.87万亩,与上年持平,冬油菜产量5.09万吨,增长0.6%。

(二)蔬菜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蔬菜面积47万亩,增长3.6%,蔬菜产量10.5万吨,增长3.4%,其中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8725.11吨,增长68.9%。设施蔬菜面积3.78万亩,产量3.71万吨,分别增长7.7%、8.2%。

(三)瓜果生产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瓜类面积14.56万亩,增长1.7%,瓜类产量3.79万吨,增长2.7%。园林水果产量2.61万吨,增长8.3%。

(四)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牛存栏33.9万头,增长0.2%,牛出栏12.92万头,增长6.3%;羊存栏274.74万只,增长4.4%,羊出栏100.53万只,增长9.6%;猪存栏62.46万头,增长0.2%,猪出栏46.24万头,增长0.9%;家禽存栏1260.48万只,增长47.9%,家禽出栏3407.77万只,增长50.4%。兔子出栏17.12万只,增长22.2%。禽蛋产量6742.57吨,增长10.2%,牛奶产量4212.12吨,下降46.9%,绵羊毛产量1928.9吨,增长8.3%。

二、存在问题

(一)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一是夏粮减产。春季以来,我市降水持续偏少,旱情严峻,对夏粮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二是经济作物增幅收窄。油料、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受干旱影响,产量下降,增幅收窄,蔬菜、瓜果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低5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

(二)畜禽产业不确定性因素增大。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影响,当前畜牧业猪、牛、羊、禽等价格均处低位运行。同时受生产资料价格波动、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养殖户利润空间压缩,养殖效益受到冲击,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三)农产品品牌效应不强。随着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瓜菜、畜产品的总量逐年增加,虽形成一定规模,但农产品品牌杂而不精,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的农产品较少。

三、对策建议

(一)统筹谋划科学抓好秋粮和复种作物田间管理,夺取秋粮丰产丰收。粮食生产夏小秋大的结构已经持续多年,秋粮占70%左右,是我市粮食生产的大头,且生长时间短,灾害风险隐患多,回旋余地小,田间管理任务重,一旦贻误时机,损失难以弥补,不容有任何闪失。把秋粮生产管理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采取超常规措施,紧盯秋粮生产重点县区,紧盯每个秋粮品种,紧盯秋粮生产每个关键环节,千方百计把管理抓上去,把丰收抢出来。

(二)聚焦重点县区和优势品种,抓好做优特色产业。在蔬菜生产方面,做好豆角、辣椒、西红柿等露地蔬菜和黄瓜、水果西红柿等设施蔬菜生产,通过抢抓上市黄金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用活用足奖补政策,加快推进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优化推广主栽优良品种,带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在水果生产方面,苹果主产区要全力做好防雹防虫、施肥等工作,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在中药材生产方面,依托中药材企业和种植合作社,以柴胡、黄芪、黄芩、板蓝根、金银花、牛蒡子、丹参等药材为重点,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人工种植与野生抚育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标准化基地建设,辐射带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畜牧业发展的补栏、棚圈建设等补助政策,在初步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扩大成果。各县区也要根据自身养殖特色,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发挥大型企业、重点规模户示范带动作用,持续保持全市畜牧业向好发展的势头。及时发布畜禽行情预警信息,全力稳住畜牧业市场预期,稳定基础母猪、母牛数量,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稳定存栏,扩大出栏,推进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