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庆阳市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一期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国家、省上关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总体要求,建立市、县(区)级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开展惠民务实应用,与省级、国家平台实现对接,实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共享协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部门好监督、医院好管理、患者少花钱”的便民利民惠民目标。
二、建设内容
建设“两级平台”(县区级平台由市级平台虚拟构建,各县区不再建设物理平台),构建“两个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三大数据库”(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完善“六大”基础业务应用系统(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开展“三大专题务实应用”(公众健康、业务协同、综合监管)。
一期项目主要任务:搭建基础平台,基于平台建设综合监管、健康扶贫监管、电子健康浏览器、电子病历浏览器、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服务、基层一体化平台、便民APP、电子处方流转服务、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医保智能监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DRGs付费、药价保联动等最紧迫、最急需的应用系统。
三、实施范围
市级建立实体平台,8县(区)建设虚拟平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时限要求对接到市级平台,按要求上传相关数据。
四、资金筹措
一期项目市级财政共安排资金1000万元,主要为软件开发和部分硬件建设费用。
五、进度安排
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一期项目总建设周期12个月,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1—4月)。根据甘肃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基本功能规范、建设接口规范,制定庆阳市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方案;编制项目可研、初步设计方案,报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按照政府招标采购程序确定信息系统承建商,签订项目建设合同。
(二)建设实施阶段(5—10月)。建设三大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搭建基础平台(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平台服务组件、数据质控平台、业务协调平台)和监管中心;完成与省级统建的子系统、市级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督促市、县医疗卫生机构按要求改造完善信息系统,实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及时保质保量上传相关数据。
(三)完善总结阶段(11—12月)。对建成的实体平台进行调试维护,查缺补漏,完善系统,基于平台为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组织对市、县、乡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平台应用信息系统的操作。对一期项目进行总结,及早谋划二期项目建设内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8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项目由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8县(区)政府紧密配合,按照任务分工,不折不扣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沟通协调。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的系统项目。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要高起点规划,把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与市工信、政务中心、人社、民政、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积极借鉴国内外平台建设先进经验,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完善项目建设方案,优化项目建设内容,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标。
(三)加强基础工作。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平台是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协调共享的重要载体。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和各县(区)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督促市、县(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改造医院管理、检验、放射、影像、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切实提高信息系统服务水平,按时限要求完成信息系统接口改造,并对接到市级平台,保质保量上传相关数据,为基于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七、工作责任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协作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工信局、市政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华为庆阳大数据中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