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17 【字体:

一、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立足市情实际,区分轻重缓急,坚持先易后难,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步提升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质量。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区域特征和村庄类别,合理确定重点任务、整治目标和建设标准,不搞千村一面;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紧密衔接,发动驻村帮扶工作队、广大帮扶干部共同参与,鼓励基层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

(三)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组两级职能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四)以奖代补、推动落实。按照早干早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原则,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县乡加大投入,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围绕标本兼治,积极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进垃圾治理。制定《庆阳市农村“垃圾革命”行动方案》,开展农村垃圾革命达标活动,分类制定村庄垃圾收集处理标准,以村为单元,按标准组织达标验收,有效治理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探索适合在农村推广的垃圾分类方法,建立以县域、片区或乡镇为基础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创建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二)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制定《庆阳市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坚持点面结合,市抓重点县、县抓重点乡、乡抓重点村,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推进。设计不同类型改厕模式和施工图,指导群众按标准流程,改造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3.8万户以上。同步开展粪污处理,确保建成的厕所达到卫生无害化要求。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管护模式,引导群众用好管好厕所。

(三)全面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制定《庆阳市农村“风貌革命”行动方案》,以县为主体、以村为单元,发动群众自己动手,从清洁家庭院落、房前屋后做起,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逐步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创建干净整洁有序的家庭院落和村庄环境。全面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拆除废弃的旧危房、旧厂房、废棚圈及残垣断壁,有效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畜禽乱跑乱窜问题。

三、补助标准

市财政安排补助资金800万元(每县(区)补助100万元),重点支持示范村建设。各县(区)要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或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庆阳市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市负总责、县(区)协调推进、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配套制定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等实施方案,明确分工,靠实责任,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整治工作。

(二)加大投入保障。各级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县(区)要在整合现有渠道相关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农村建设项目,集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简化审批和招投标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三)强化监督管理。加强项目进度调度,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各有关方面和社会监督。加强补助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建立约谈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区)及检查发现和投诉举报查实问题进行通报约谈,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工作责任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

实施单位: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