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庆阳市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庆阳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1-02-07 【字体:

马莲河、蒲河是庆阳市境内较大的两条河流,是黄河的三级支流,也是庆阳人民的“母亲河”。针对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指出的马莲河、蒲河水污染问题,庆阳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综合运用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流域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国家和省上将马莲河宁县桥头、蒲河马头坡确定为庆阳市跨界出境考核断面,水质目标分别为Ⅳ类和Ⅲ类。2020年1—12月,马莲河宁县桥头、蒲河马头坡两个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均为Ⅲ类,与2019年相比,宁县桥头断面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马头坡断面水质保持Ⅲ类不变。从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看,宁县桥头断面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下降40.44%、41.43%、57.56%,马头坡断面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下降31.94%、50.13%、72.39%。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0年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马莲河、蒲河水质改善排名位于全国第25位。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高位推动落实。为尽快扭转马莲河、蒲河水污染防治工作被动局面,庆阳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马莲河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通报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专题安排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督查调研,现场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制定印发了《庆阳市马莲河蒲河水体达标方案》《庆阳市马莲河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关于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定》和《庆阳市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职责分工、时限要求,建立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全力推进马莲河、蒲河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开展。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强化三端治理。针对马莲河、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弱项短板,庆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前端排查管控、中端强化处理、末端生态净化”的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各项措施落实。在前端排查管控方面,组织开展了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工业、农业、城镇及乡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涉水污染源9150多个,梳理出不同类型环境问题6111个,完成整治5475个,整治完成率89.6%。在主要河流沿线排查排污口204处,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100处,截流并网35处,收集拉运69处,流域内基本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在中端强化处理方面,结合水环境质量改善需要,全面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先后完成8县(区)9座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84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94座,在建8座,占应建乡镇数量的87%以上;镇原金龙、庆城驿马、华池悦乐和西峰、合水等5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先后建成投运或试运行,全市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末端生态净化方面,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建设,在污水处理厂站尾水排放下游、部分支流河道先后建成氧化塘、人工湿地60处,在建8处,总面积94.46万平方米。一大批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的实施,为污水处理厂站装上了“水质净化器”,进一步提高了水环境容量。

三是落实河长责任,加强河道管理。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落实各级河长管河、护河、巡河责任。2020年,2名市级总河长、5名市级河湖长先后“下河”暗访巡查21次,县乡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河督查2万余次,督促解决了一批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先后划定砂石可采区27个、保留区19个、禁采区13个,明确了禁采期及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和开采范围。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整治完成河湖“四乱”问题280个,清理围垦河道8.3亩、清退鱼塘4.9亩,取缔非法盗采、取土点37处,清理河道垃圾、弃渣堆土4719m3,拆除阻水道路和便桥0.52km、拆除涉河违法建筑3822m2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措施。在原有14个国、省、市地表水监测考核断面的基础上,优化增设了16个市级地表水监测考核断面,实现了8县(区)监测考核断面全覆盖。建立了地表水考核断面和污染源监测预警通报制度,按月开展水质监测和结果通报。明确了城镇污水处理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机制。制定了《庆阳市环境保护工作奖惩办法》,鼓励群众举报水污染问题线索,依法严惩涉水环境违法行为。完善了重点问题领导包抓、督查督办、清单交办、约谈提醒、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了一批水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问题,有效促进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