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庆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来源:庆阳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11-18 16:41:11 【字体: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气象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研究修订了《庆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起草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甘肃省气象条例》《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甘肃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庆阳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庆阳市机构改革方案》《庆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预案》包含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准备与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责任与奖惩、附则等九个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明确了《预案》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

第二部分,组织指挥体系。明确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建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全市气象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由市政府分管气象工作的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政府协调副秘书长和市气象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等32部门为成员单位,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负责执行指挥部调度指令,贯彻落实工作部署。

第三部分,应急准备与监测预警。对应急准备、信息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制作、发布、预警行动开展及解除作出了规定。

第四部分,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响应分级、响应启动、响应措施及终止等6个部分。

按照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的程度、范围和发展趋势,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由重到轻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个等级。不同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要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领导、指挥下,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部门间保持密切联系,高度关注气象灾害发展趋势,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配合做好相关对接保障工作。

第五部分,后期处置。包括总结评估、征用补偿及灾后理赔三部分内容。明确了应急保障工作结束后,做好灾害影响评估及相关保障措施。

第六部分,应急保障。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队伍、通信、交通、物资、资金、治安、医疗、技术保障等八项措施。

第七部分,预案管理。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宣传培训及预案演练作了明确。

第八部分,责任与奖惩。

第九部分,附则。对预案中名词术语、执行标准、实施时间作了解释。

相关文件: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庆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