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庆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政策解读

来源:庆阳市林草局 发布时间:2022-04-27 16:53:17 【字体:

《庆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五届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庆政办发〔2022〕58号文件印发。现将《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森林城市创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途径。

我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深厚,沟道、山坡、梁峁较多,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紧扣“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目标,启动实施了“再造一个子午岭”“一村万树”工程,大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着力打造“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样板区”,切实构筑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色林果产业持续壮大,林下经济产值稳步提升,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省级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此,我们根据省林草局的安排部署,申报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并委托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在调查摸底、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期限10年的《规划》。

二、《规划》编制主要考虑和把握的重点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以下三方面:一是对接相关规划及国土“三调”数据,确保规划精准。二是对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评定指标,瞄准短板弱项。对照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和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36项指标,我市有29项指标已达标,还有城区绿化覆盖率、农田林网、生态养护、城市公园绿化服务、乡村公园、市树市花、规划编制等7项指标尚未达标。《规划》在全面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的同时,重点对尚未达标的7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三是对接部门工作任务,确保落实落地。《规划》对重点工作任务逐条逐项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单位,最大程度发挥部门项目资金作用,确保“创森”重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绿化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2.有关规范、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GB/T37342—2019)《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3.有关规划文件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2035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规划(2016—2025 年)》《甘肃省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创建和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小镇评定指标(试行)》《甘肃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甘肃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庆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庆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庆阳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庆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5年)》《庆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5年)》《庆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庆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庆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0 年)》《庆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2年)》。

四、《规划》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正文和附件两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十二个章节。

第一到第五章,围绕创建森林城市的基础条件,主要概括阐述了全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基本情况,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对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建设思路、范围期限、建设目标和定位布局、总体任务进行了详细阐述。按照《规划》提出,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总体定位是“陇东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修复型森林城市”,形成“一心、一线、五区、五廊、多点”(“一心”:即西峰核心区,围绕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扩绿提质,推进大生态建设;“一线”:即以宁县长庆桥至环县甜水堡为发展轴线,打造一条贯穿南北的绿色生态廊道;“五区”:即北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西部生态脆弱修复区、中部绿化美化先行示范区、南部森林质量提质增效区及东部子午岭森林资源保护区五个生态区;“五廊”:即马莲河、蒲河、葫芦河、柔远河、元城河等五条河流的生态廊道;“多点”:即庆阳市所辖县城、乡镇、村庄绿化)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期限为10年,即2021—2030年,2023年达到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前期3年(2021-2023年)为达标建设期;中期5年(2024-2028年),为提升发展期;后期2年(2029-2030年)为完善巩固期。

第六到第九章,围绕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任务,对照尚未达标的7项指标,从构建森林网络、生态产业、生态文化、支撑保障等4大体系建设17项任务分别提出了建设目标、思路及具体建设内容。

第十章,按照尊重自然、适地适树等原则,对城市、村庄、村镇、生态廊道、防风固沙、生态公益林、生态恢复重建区和产业等方面的树种进行了系统规划设计。

第十一章,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投资和效益进行估算分析,庆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资金估算总投资38.69亿元,其中2021—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2.01亿元,投资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金整合、各方联动”的多元化筹措渠道,重点统筹各级、各部门项目的协同发力,对森林城市建设效益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第十二章,从体制、组织、政策、科技、资金、人才和宣教等7个方面提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保障措施。

相关文件: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庆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