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庆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政策解读

来源: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4-21 16:51:27 【字体:

一、起草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全国、全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庆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四个部分,共十一章。

第一部分(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重点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改革有序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增强8个方面总结了“十三五”发展成就,并深入分析了“十四五”发展面临困难挑战和战略机遇。

第二部分(第二章):总体要求。重点明确“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农民主体、优先发展、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分类推进6个原则。战略定位:着力打造新时代“陇东粮仓”、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先行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设施农业高效发展创新区的“一仓四区”。发展目标: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章):重点任务。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菜篮子”产品供应,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全市一盘棋、一县一特色”,以“保粮、扩畜、提果、增菜”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建设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全产业链体系,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进数字“三农”建设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修复农村生态系统

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六是加强乡村治理,培育涵养文明和谐乡风。切实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弘扬农村文明新风。

七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着力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资产管理、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

八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是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合利用、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协同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保障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动员社会参与、健全法治保障、加强监测评估,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同时,《规划》围绕创建任务,谋划了“十四五”期间实施的23个方面重点项目工程,以专栏形式列出。

相关文件: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