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庆阳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来源:庆阳市卫健委 发布时间:2019-10-29 15:10:07 【字体:

10月24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庆阳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迅速增长,给行业监管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亟须通过完善制度来提升监管效能,规范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医疗卫生行业监管业务性、综合性较强,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目前存在监管力量分散、监管信息共享不足、监管职能难以有效衔接、监管结果未能联合应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综合监管的效能。通过建立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有利于形成密切协作联动机制和常态化的综合监管模式,从而加大监管力度,补齐监管短板、系统防范风险,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实施方案》出台依据及过程

2018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2019年3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9〕38号),按照国家和省上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市卫生健康委起草了庆阳市《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方案》,方案起草完成后,多次征求了县区、市直部门、有关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充分修改完善后提交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执行。该《实施方案》以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手段、落实重点任务、强化综合保障为主线,推动部门协同监管和重点监管方式优化改善,为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三、《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与结构

实施意见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政府主导、职责明确、管理有序、分工协作、科学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整合充实执法力量,建立专业高效、统一规范、公正文明的卫生健康监督执法队伍;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为建设健康庆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部分:完善体制机制。重点明确了政府主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医疗卫生机构主体责任以及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和社会力量监督作用。

第三部分:创新监管手段。重点通过建立信息化智能化范化行政执法机制以及行业信用机制,实现结果协同运用和联合惩戒。

第四部分:落实重点任务。重点加强要素准入、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器械采购使用、医疗废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监管和机构、人员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秩序,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第五部分:强化综合保障。重点通过督查和责任追究,保障综合监管各项制度全面落实。

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主体及责任

《实施方案》明确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的监管主体及责任。一是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综合监管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在法治建设、行业规划、标准制定、行业准入、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建立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制定完善部门权责清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职责。三是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主体责任。医疗卫生机构对本机构依法执业、诚信服务、质量安全、行风建设和机构运行等承担主体责任。全面推行依法执业承诺制度和自查制度,健全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四是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积极培育医疗卫生行业组织,在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医疗卫生行业组织应完善自律规范,建立积分管理和依法执业培训制度。五是鼓励支持社会监督。建立医疗卫生行业行风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探索建立举报违法行为的奖励制度和监管信息公示制度。 

五、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的重点领域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全行业、全过程监管, 重点针对10个领域提出综合监管要求。一是加强行业要素准入监管,厘清内设机构事权,防止出现职责盲区和管理服务失范;二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三是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耗材、器械采购使用监管,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四是加强医疗技术监管,严格按照国家医疗技术管理标准要求,实施分类管理;五是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监管,建立医疗废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置管理机制,实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处置全程监管;六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标准和要求;七是加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八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推动提升服务水平;九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秩序监管,加大联合监督检查力度;十是加强健康产业监管,建立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机制。

六、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的主要手段

《实施方案》重点从5个方面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一是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机制。实现全程、动态、精准监管和监管信息共享;二是健全规范行政执法机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监管方式;四是建立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机制。加强信用评定记录和结果应用;五是建立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实现联合惩戒。

七、监管方式与以往比较有何不同

进一步强调了医疗卫生行业全行业、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突出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转变监管理念、体制和方式,重点是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重点监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转向全行业监管,二是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三是从单项监管转向综合协同监管,四是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统筹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八、如何推进综合监管协调机制

《实施方案》提出,建立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职责是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有效实施,部署市委政府交办事项以及群众反响强烈问题查办工作,研究安排重大联合执法行动,听取各职能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通过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有利于形成监管的密切协作联动机制和常态化的综合监管模式,补齐监管短板、系统防范风险、加大监管力度,综合治理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问题。

九、重点保障措施

建立督察机制,针对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相关政策情况、突出问题及处理情况、综合监管责任落实情况、政府分管领导的领导责任落实情况等开展督察。督察结果作为对相关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和地区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大责任追究。对相关职能部门失职失责、违纪违规的严肃查处,对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对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移交监察机关查处。对触犯国家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现问题多、社会反映强烈、监管效果不明显的县区和部门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相关文件:庆阳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