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教育局关于庆阳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D012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9 08:48:19 【字体:

尊敬的慕一璇、道金平、刘丽丽、刘君威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红色教育和国防教育深入校园的提案》《关于加强红色文化进小学校园的提案》《关于经典红歌进校园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庆阳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在提案中指出了我们在推动红色教育和国防教育进校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与师资建设、部门合作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意见,我们全部接受并努力改进。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红色教育进校园方面

近年来,市教育局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制定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红色教育实施方案》,将红色教育课程化、系列化、特色化。围绕“红色+思政”理念,以创建红色教育阵地、开发红色育人课程、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培育红色教师队伍、打造红色教育典型为重要载体,深入实施红色育人工程,持续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

(一)高擎南梁精神,建设红色教育阵地。坚持创、建并举思路,积极创建校外红色育人基地,建设校园红色教育阵地,形成了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新格局。一是创建校外红色育人基地。依托市内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馆校合作,打造研学基地,开发精品路线,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41,创建省级、市级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8处。是建设校内红色育人阵地。通过建设校史馆以及红色展厅展馆、景观小品等,开展馆课一体沉浸式教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的南梁精神教育、陇东中学红色基因校史馆、庆阳五中的养正苑、正宁山河小学的红色思政教育基地,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提升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三是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各学校把红色育人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墙、经典诵读亭,在图书室、阅览室配置红色主题图书,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红色教育浸润全市有6所学校以红色元素命名,华池县列宁学校处处都红色印记,师生个个都是红色讲解员

(二)深度挖掘资源,开发红色育人课程。把红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构建主题化、系列化、实践化的红色+”校本课程。一是积极研发红色校本课程。各县(区)学校深挖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并与传统非遗文化相融合,全市中小学开发红色校本课程达70多种,如华池县列宁学校开发的《红歌演唱》《南梁腰鼓》《历史人文剪纸》《红色经典吟诵》4校本课程成为全市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构建的以“习真本领、立民族志、做红军娃”为主题的“多彩”红色课程等,形成了系统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探索编制红色教育读本。充分挖掘群众身边的革命故事、民谣、童谣,编制红色读本,丰富育人载体。华池县教育局编印《南梁小故事》,列宁学校编印《红星照耀陕甘南梁革命斗争史读本》《长使丹心贯日月红色诗词读本》《红色童谣读本》,庆阳五中、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编印的《传承红色基因》《歌声飘到那一年》等读本,深受学生喜爱。

(三)丰富载体形式,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把红色教育贯通于校园文化活动全过程,广泛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积极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一是广泛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发挥“五老”作用,邀请知革命、懂革命、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红军、老党员到学校作报告,讲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在活动中培根铸魂。二是深入开展红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读、写、画、唱、讲、看、演、研”八个一系列活动,举办红色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色运动会、红歌大课间等活动,让红色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三是大力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各县(区)立足本地红色资源分布,紧扣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等主题实践活动,师生每年分批参加红色研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中领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行走的思政课”已成各学校思政教育的“必修课”。

(四)注重融合创新,打造红色教育典型。深入实施红色教育一校一品活动,通过典型塑造、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红色教育品牌效应逐步凸显一是强化红色教育品牌引领。印发《庆阳市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行动实施方案》,把红色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总体规划,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调联动、共建共享,探索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2022年,华池县列宁学校的《传承南梁精神 塑造红色传人》被教育部评为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面向全国推广。我的南梁行红色研学案例入选“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2024年,《庆阳市擦亮红色教育品牌 打造红色教育高地》被《甘肃信息》专题刊发,10个德育典型案例入选100个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工作方法名单。全市中小学红色教育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二是创建红色教育示范学校。以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中小学德育星级校为契机,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教育示范校,全面深化学校内涵品质,不断提升红色教育影响力。庆城县高楼镇中心小学(原庆城县海军希望小学)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教育部和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八一爱民学校7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11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六星校三是培育红色基因时代新人。积极把红色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了红色教育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道德品质不断提升。近年来,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2名学生被评为新时代甘肃好少年159名学生被评为新时代庆阳好少年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和铸魂价值,实施《庆阳市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旅行三年行动(20252027年)实施方案》,打造红色研学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新样态持续擦亮红色教育品牌锻造思政引领力

二、国防教育进校园方面

近年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持思想上“一条心”,工作上“一盘棋”,落实上“一股劲”,深化国防动员理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提升国防动员服务水平,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动国防教育进校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国防动员理念。我局紧紧围绕国防动员新体制中的权责区分、运行机制建立、能力检验评估等方面,多方收集意见建议,局机关干部和各学校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南梁精神,将学校打造成新时代国防教育的坚强阵地为总体目标,系统推进学校国防教育,着重加强国防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配备、学校标准化管理提档、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参与等工作,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活动平台,营造校园国防育人氛围,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我局国防动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国防教育资源建设。结合我市红色资源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防教育课程资源同时利用开学、建党、建军、国庆等重要节点,上好国防教育大课和主题班会课。二是督促学校做好标准化管理提档。推进国防教育与学校课堂教学相结合,推进国防教育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推进国防教育与文化宣传教育相结合,切实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的全面教育生活中。是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参与定期组织学唱军旅歌曲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发挥本土化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学生赴南梁革命纪念馆参观研学,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做好全市学生军训工作市、县(区)成立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军地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学校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详细军训方案,确保全市学生军训工作有序开展。

(三)提升国防动员服务水平。一是统筹安排部署建立健全联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二是规范工作内容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学校国防教育的规定要求,认真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严格落实国防教育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的工作要求,确保国防教育时间落实、人员落实、活动落实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利用开学检查等对各学校开展国防工作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工作不走空、不推诿、讲成效。四是做好宣传教育对各学段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积极宣传,及时总结经验,营造良好氛围。

下一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担当、创新、廉政、争先”的工作作风,推动全市国防教育进校园工作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常超    联系电话:13993445668

 

 

                            庆阳市教育局

                            2025519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