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D024号提案的答复
道金平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生态建设工作的关心和照顾,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生态建设工作”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审时度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8.51%,为构筑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国家将我市划入“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为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全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治沙、管草、增绿、防灾等全要素推进,立足实际迅速部署,聚焦关键合力攻坚,国土绿化快速度高质量推进,开创了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新局面。
一、坚持综合施策,下好系统谋绿先手棋。一是迅速规划布局。我市有可治理沙化土地177.7万亩,结合全市沙情林情现状,编制完成了《庆阳市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根据全市各区域生态治理重点,按照分区施策的原则,确定了“一屏五区”重点项目建设布局。二是积极谋划项目。聚焦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谋划了环县北部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屏障、环县北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环县“一廊四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庆阳市蒲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庆阳市马莲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和庆阳市东南部生态保护修复等6个重点项目,规划总任务632万亩,投资28.7亿元,现已全部纳入国家和省上“三北”六期规划。全省“三北”工程攻坚战首批重点项目启动仪式在我市环县成功举行,环县北部毛乌素沙地防风固沙屏障项目正式启动;首批先行项目甘肃省环县“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总任务94万亩、总投资2.71亿元,即将落地实施;陇东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第二批建设任务77.95万亩现已下达,投资额3.21亿元,目前正在编制初步设计,计划秋季开工实施;其他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市首个区域联防联治项目即毛乌素沙地—黄土高原过渡带新时代“塞罕坝”建设项目正在编制总体方案。三是加强区域联动。建立了跨行政区域荒漠化联防联治机制,我市与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五地签署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将努力构筑毛乌素沙地蒙陕界、蒙宁界、陕宁界和甘宁界四大“防风阻沙带”,力争到2025年,毛乌素沙地跨界区域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到2030年,毛乌素沙地跨界锁边林草防护体系基本建成,主要风口和沙源地得到全面治理,沙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
二、坚持因地制宜,贯彻科学植绿新理念。一是坚定践行科学绿化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坚持以水定绿,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注重乔灌草结合、阔叶林针叶林混交,重点项目混交林营造率100%。坚持分区施策,在北部沙化区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开展治沙种草和工程固沙,阻止沙线南移;在中西部生态脆弱区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遏制水土流失;在东南部加大林分提质增效力度,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了种苗生产和造林绿化有效衔接机制,不断加大乡土树种草种遴选扩繁力度,全市国土绿化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了71%以上。二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积极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以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实施陇东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植被恢复费、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项目中,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目前已栽植生态经济兼用林3.61万亩,种草改良17.06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0.98万亩。三是深入挖掘造林绿化潜力。接续实施“一村万树”工程,统筹村域荒山、道路、边角地废弃地、村部广场、学校、陵园墓地等区域绿化美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到2025年底实现具备条件的村全部建成工程达标村。充分发挥市、县9个“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谋划包装项目,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全市建成省级森林小镇9个、国家森林乡村23个。在环县北部毛乌素半干旱沙地发展灌木经济林1.2万亩,实施光伏治沙项目2个,完成治沙0.97万亩,初步形成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发展模式。
三、坚持抚管并重,扛牢全面护绿主责任。一是发挥林长制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建立了造林绿化后期养护管护制度和投入机制,对新造幼林地全面开展管护。二是巩固国土绿化成果。积极开展森林提质增效行动,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地产出效益。目前完成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补植补造等提质增效26.14万亩。三是加强资源保护力度。选聘各类护林员、草管员12687人,落实人员、区域、责任、奖罚“四到位”措施,有效管护森林草原湿地2600多万亩,林草火灾、病虫灾害发生率连续多年优于省上控制性指标,全市重点林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紫斑牡丹、华北豹等珍稀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四是严格林草行政执法监管。修订完善《庆阳市禁牧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绿卫”“绿剑”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化解保护发展矛盾,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办理林草地征占用手续,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四、坚持要素保障,建立全面兴绿新机制。一是健全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6097名,建立公示牌1620面,发布市级1号总林长令,创新“两单两函”工作机制,实行林长制+林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市县乡三级林长累计巡林2277次,协调解决问题12个。二是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贯彻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选择符合国家造林绿化技术规程要求的地类、政策规定允许绿化的公共空间,科学合理划定绿化用地。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对造林绿化实行“落地上图”。三是充分考虑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承载能力。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涉及环县、华池、镇原的32个乡镇,在国土绿化规划编制中进行水资源论证,推广乔灌草结合的绿化模式,提倡低密度造林育林,防止过度用水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四是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积极融合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林权抵押贷款、金融产品等投融资方式,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土地支持、林木采伐等补偿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将国土绿化列入财政预算管理,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利用“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积极包装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社会投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对接社会资本方。紧抓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林业碳汇管理改革试点市这一机遇,积极推进子午岭国有林区先行试点,争取年内完成首笔林草碳汇交易。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继续发扬“三北”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庆阳贡献。
以上答复,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联 系 人:张澜涛 电话:0934-8213758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