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四届政协四次会议第23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孟立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公立医院医改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改革堵点、难点问题,着力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解决公立医院运行政府投入不足方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和政府副市长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纳入深化改革绩效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压实推进责任,并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及中医倾斜政策。公立医院人员工资、日常运行、重点学科发展等费用全部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进行重点保障,各级财政全额承担了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贴。今年,市财政对市级公立医院床位补贴由2017年的1.8万元提高到2万元、中医院由2.6 万元提高到2.8 万元,市二院人员补助经费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80%,增加540万元;庆城县、合水县、正宁县对公立医院人员补助经费达到100%,其他县均达到了90%以上。
在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从2012年开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市级财政累计补助2.53亿元,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医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药品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比例32.5 %,政府办公立医院的收入增幅10.58%,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逐步从治病为主转向预防为主,树立了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到了广大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4类55项,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47.9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5%、88%和96%。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惠及广大群众,省列为民办实事农村妇女“两癌”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我们坚持坚持党建引领,让党委议事融入公立医院工作日常,着力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丰富医院内涵,努力实现公立医院“提高积极性、维护公益性、保障可持续”的综合改革目标。
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方面:我们相继出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市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市直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坚持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逐步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同时,坚持每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2017年,在2015年的调价基础上,对全市8408项医疗服务项目做出调整并实行动态监测,2018、2019年分别对部分收费项目进行调整、规范和增补,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建立。
在解决分级诊疗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方面:我们集中优势学科打造市级区域诊疗中心,市区五家医院分别牵头,建成了胸痛、卒中、创伤、血液、肛肠等市级区域诊疗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市外就诊住院比例较去年下降了5.1%。各县区依托县级综合医院,全面建设影像、检验、病理、心电和消毒供应等5个县级区域医学中心,并大力发展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强化中医药服务,开展对口帮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力促医生、基金、患者“三下沉”。截止8月底,全市已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1个,派驻骨干173人,帮建专科27个,组建联合病房68个,收治患者2016例,基层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在加强医改政策宣传方面:我们高度重视医改政策宣传培训及舆论引导,紧紧围绕新时期医改工作重点,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载体,对政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引导。一是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专家服务队的前沿作用,利用下乡义诊服务活动,发放宣传材料,与广大群众直接交流,面对面宣传医改惠民政策,现场讲解,解疑释惑,决群众困难。二是利用多种媒体多方位宣传惠民政策。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及新媒体等,采取在各医疗机构开设医改宣传专栏,编印《庆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报》,《医改文件汇编》,开办医改政策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动员各单位、各团体全方位宣传医改政策,不断扩大医改政策知晓率。三是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卫生健康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制作发放医改政策告知书、宣传单等,利用人民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全力普及医改政策和健康知识,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努力营造医改工作人人关注、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提出的建议,并欢迎继续关心支持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