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对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20号建议的答复

庆林发〔2019〕415号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25 14:55:13 【字体:

杨万香、郝兴中、高婕、王鸿斌、张成珠、李聪等代表:

  你们好!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庆阳生态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于你们在我市北部环县、镇原、华池等地建设生态屏障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

  庆阳北部紧靠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属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过度地带,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大风、扬沙、沙尘暴、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艰苦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北部地区生态建设问题,将生态建设作为推进庆阳北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措施来抓,整合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大力推进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全面发展林果产业和沙产业,促进了我市北部生态环境改善。2013年,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加快荒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每年利用宜林荒山造林100万亩,到2020年完成造林700万亩的宏伟目标。各级林草部门紧盯这一目标,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强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20万亩,其中环县、华池县、镇原县、华池林管分局共完成人工造林306.76万亩。此外,我们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实施了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蚂蚁森林合作造林等项目,积极开展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39.36万亩,其中营造林15.06万亩,草原综合治理24.30万亩;新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5.75万亩,建设管护站1处,聘请管护人员7人,人工促进自然修复0.2万亩;完成蚂蚁森林合作造林项目柠条造林800万穴计7.21万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扶贫相结合,将造林绿化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倾斜,要求各县区在苗木质量、价格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贫困户苗木,积极鼓励和吸纳贫困户参与造林绿化和林业工程建设等多项措施,努力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2018年,全市45582户贫困户从林业政策补助及工程建设中获取收入7250万元,户均1590元。

  下一步,我们在全力抓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主动做工作,紧盯国家林草投资导向,紧密结合庆阳实际,努力向上级部门争取新的项目,着力解决北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构筑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防线,阻止毛乌素沙漠南侵,控制水土流失,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全面好转。一是规划实施庆阳北部半干旱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人工种草等生物措施,修复我市北部林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构建生态屏障,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承载环境。规划“十四五”期间在我市北部环县、华池、镇原、庆城和华池林管分局完成人工造林(含退化林修复)200万亩,封山(沙)育林20万亩,人工种草62万亩。二是积极实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沙化危害最严重的甜水镇为重点,以示范带动为目标,高标准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种以优良乡土树种和耐旱树种为主,片网带结合,积极实施治沙示范项目,规划每年完成示范区建设1000亩。三是积极汇报争取提高造林补助标准。我市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造林成本大、成活率低,需进行多次补植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加之近年来物价水平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现行200元/亩的中央财政造林补助标准明显过低,不利于造林项目实施。我局将积极向省上和国家林草主管部门进行汇报,争取国家提高造林补助标准。

  总之,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会继续努力,同时也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9月5日

  联系单位: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联系人:蔡振  电话:8213796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