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赵东海等六位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

来源: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时间:2019-04-12 10:30:00 【字体:

庆林发〔2019〕127号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赵东海等六位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

赵东海、朱天罡、段志刚、王双合、慕瑶、赵春娟委员:

  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对全市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你们提出的“切实解决苗木销路问题,加快苗林产业发展”、“对苗林滞销出台相应政策,以解决农民患忧”、“加强植树造林,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此项提案,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了专题调研,认真研判分析了当前市场形势。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苗木培育现状,研究提出解决苗木滞销问题的具体思路,千方百计破解这个难题。现对你们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2013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着力创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造林514.77万亩,荒山造林面积进一步扩大,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全市每年育苗面积一直稳定在14万亩以上,其中新育苗木4万亩以上,年可出圃各类苗木5亿株以上。据调查,全市现有各类苗木14.8万亩11.41亿株,其中定植苗9.98万亩3.69亿株。全市培育的苗木品种多达115个,许多品种是北方市场紧缺的苗木,但质量不高、商品率低等问题致使苗木销售困难,影响了群众脱贫致富。

  在全市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中,针对苗木销售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统筹谋划,提出对策,抓好落实。

  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市内消化力度。全市现存1.8亿株大规格苗木,由于初植密度过大,群众舍不得投资开展抚育管理,导致苗木质量差,销售困难,只能在本市内用大苗造林就地消化。我们将积极向国家和省林草局汇报,争取各级造林项目向庆阳倾斜,用造林项目消化库存苗木。市、县(区)财政要筹措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补贴大苗造林,帮助群众解决大苗急需销售的难题,稳定群众的情绪。同时,各县(区)工程造林、园林绿化、道路绿化一律使用本地苗木,禁止苗木外调。我们将安排市、县造林绿化设计单位及时收集全市现有绿化苗木信息,在造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多配置本地苗木。

  二是全面推介宣传,加大市外销售力度。我们将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安排子午岭各林管分局、市林木种苗花卉协会到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推销苗木,对接市场。同时,组织苗商参加各种类型的林木种苗推介会、展销交流会,利用协会网站、“庆阳苗木网”微信和“苗如意”、“汇农天下”APP平台等现代媒体,推介宣传庆阳苗木,全力做好销售工作。

  三是落实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苗木质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狠抓苗木质量管理,切实提高苗木商品率,扩大庆阳苗木影响力。一是加强技术服务。对定植密度大、短期内无法销售且急需间挖移栽的苗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群众自愿开展大苗移栽,培育更大规格的苗木,实现更多的经济收入。市、县(区)两级将组织力量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加强对个体企业和苗农的技术扶持,帮助他们开展技术革新,提高育苗技术水平。二是加快调整结构。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市场实际,科学调整树种苗龄结构,合理确定阔叶类、针叶类、观果类、赏花类等苗木品种比例,通过有计划地逐年培育,尽快形成大、中、小规格数量合理,高、中、低价位品种齐全的苗木繁育格局。三是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具备条件的苗木生产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加大乡土树种、彩叶树种、珍贵树种的繁育推广力度,切实提高苗木培育的科技含量。鼓励苗木生产单位大力推广应用全光照喷雾育苗、工厂化育苗等先进技术,引导形成生产基地化、育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

  四是培育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鼓励支持县区招引大型苗木龙头企业,开展订单作业和标准化生产经营。鼓励零散的苗木经营户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林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苗木公司,建立从栽植繁育到市场销售的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基地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提高苗木产业市场化程度。要切实发挥好林木种苗花卉协会的职能作用,及时发布林木种苗市场信息,组织种苗企业争创市场,把现有苗木全力销售出去。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4月10日

 

  联系单位: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  

  联系人:赵亚平   电话:8213758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