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庆阳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农村简办婚丧嫁娶的70号提案答复

来源:庆阳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10-15 11:40:00 【字体:

王超委员:

  现将你提出的《关于在农村简办婚丧嫁娶的提案》回复如下:

  你提案所涉及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针对全市部分地方(特别是农村)在操办婚丧嫁娶活动中,出现了大操大办、注重排场、阻碍交通、污染环境、扰民乱市等不良现象,既造成了大量资金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又对农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有悖于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为此,我单位在全市开展了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婚约,抵制天价彩礼,简办婚丧嫁娶仪式,加强文明乡风建设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强化建章立制,注重政策宣传

  针对近年来庆阳市农村一些地方出现的“天价彩礼”和婚嫁大操大办等现象,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办、政府办制定出台了《关于倡导婚俗新风加强农村婚姻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嫁观,抵制婚嫁陋习,树立文明乡风,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制定下发了《庆阳市倡导婚约新风抵制天价彩礼宣传方案》,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力度,在全市城乡形成倡导婚约新风,简办婚丧嫁娶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新闻宣传,鼓励广大青年改变财富观念,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家庭富裕、婚姻美满、家庭幸福;通过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乡风民俗进一步好转;通过加强网络宣传,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参与、推广、践行向上向善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健康、节俭务实的婚约行为。

  二、推进文明创建,树立节俭观念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为切入点,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为载体,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针对农村村风民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三好六无”(即村组干部与群众关系好、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好、村容整洁形象好;无刑事治安案件、无吸毒贩毒人员、无群体性纠纷、无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无公共安全事故、无赌博窝点),“五提倡五反对”(提倡婚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提倡丧事简办,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聚众赌博;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超生违育)等群众性主题创建活动,促进广大农民群众转变相互攀比、铺张浪费、重形式轻节俭的旧思想,全面更新了提倡文明婚约,推崇勤俭节约的新观念、新风尚。

  三、完善乡规民约,增强教育管理

  在乡村加强乡规民约建设,由乡镇负责人分管指导村组建立乡规民约制度,并提出奖惩措施,同时建立了文明乡风联席会议制度和“一组一团一榜”制度。一组,即由乡村干部组成简办婚丧嫁娶治理领导小组,与红白理事会相结合,根据乡村人均收入水平设定婚丧嫁娶办理高限,对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加强职业红白理事人员管理,在婚丧嫁娶活动举办中把握相关标准,推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团,即抽调理论工作者和资深农村工作者,组成宣讲团,深入乡、村、组,向农民群众宣讲正确的风俗观念和大办婚丧嫁娶仪式的危害性以及对因此返贫现象的抵制和杜绝,引导农民做幸福生活的主宰者,不做心理攀比的长工和奴仆。一榜,就是结合农村孝道红黑榜发布,建立彩礼及婚丧嫁娶红黑榜,结婚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以及简办婚丧嫁娶的典型上红榜,天价彩礼或者大办特办婚丧嫁娶仪式的上黑榜,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和治理作用。

  四、注重家风建设,形成文明乡风

  在全市城乡大力开展“传家训、亮家风”主题活动,以树立良好“家风”为突破口,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劳持家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攀比之风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制止婚姻大操大办,引导广大农民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知晓美丑。不断拓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广泛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等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中来,在活动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做良好风俗的践行者、推广者。从自身做起,在思想上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攀比心理”的泛滥,在行为上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积极推动婚丧嫁娶活动始终沿着文明节俭轨道前进。

  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

  2015年7月20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