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文广局关于对庆阳陇剧发展需要重视的95号提案答复
张新合等六位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庆阳陇剧发展需要重视》的提案收悉,该提案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对我市陇剧艺术发展的关注,感谢你们关心支持庆阳陇剧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陇剧是甘肃唯一的地方剧种,是甘肃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庆阳是陇剧的发源地,陇剧集中体现了庆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陇剧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显得举步维艰,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人才、创作、演出、剧目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高度的重视。
近年来,我们在陇剧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12年,市上成立了陇剧研究所;2013—2014年,市上列支150多万文化扶持经费,今年市上列支了100万经费,用于扶持和保护传承陇剧;2014年,命名市陇剧研究所为市级陇剧传习所,确定了3名传承人;同年11月,我局印发了《庆阳市加强陇剧保护传承工作实施方案》,从保护现状、保护思路、保护目标、保护办法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做了具体的安排;12月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联合印发了《庆阳市2014-2018年戏剧大市建设规划》,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六个方面对陇剧传承保护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划。此外,我局近34年来还每年坚持召开一次剧本研讨会,并向省上推荐申报剧目创作选题等等。
这些举措虽然没有彻底改变陇剧日渐式微的状况,但陇剧保护传承的局面已大为改观。陇剧保护是一项漫长浩大的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继续严格落实市上印发的《戏剧大市建设规划》和《加强陇剧保护传承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们将采纳你们的宝贵意见,坚持召开剧本研讨会、研讨、评审剧本;拓展丰富省、市确定的创作选题,实施“庆阳市戏剧艺术人才培养计划”,逐步解决队伍薄弱的问题;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复排包装一批优秀剧目;安排市、县演艺公司多演出,培育市场和有偿消费的习惯。关于对重点题材的剧本创作实行招标制和推行作者深入剧团挂职制度,由于涉及财政和干部任用体制,我们会积极汇报,并和有关部门积极磋商,争取支持。
再次感谢你们,并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关注支持我市陇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庆阳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2015年10月10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