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庆阳市督查考核局 发布时间:2016-12-12 10:49:00 【字体:

市政协提案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用好用活涉农资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各级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农补贴、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等投入更是倍速增长,我市2015年仅通过“一折统”发放的各类补贴资金就达234620.31万元。为了切实管好用好各类涉农资金,市县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整合和监管力度,建立了涉农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对资金的使用范围、对象、申报程序和补贴标准等都进行了明确。每年市县财政部门都组织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纪检、检察、审计等部门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项检查,前移监管端口,细化监管措施,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财政资金下达拨付的时效性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确保了财政资金管理规范、下达拨付及时、支付报账高效、运行使用安全。

  但由于涉农资金来源渠道多、涉及部门广、使用环节繁杂等原因,目前我市涉农资金管理使用还存在投入不足、资金支付缓慢、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监管深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全力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财政涉农和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今年,市级财政共安排脱贫攻坚专项资金31104万元(含省财政下达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安排10000万元),市级财力安排21104万元,占市级可用财力的6.63%(市级地方公共预算财力为31.82亿元),较上年17000万元增加4104万元,高于政策规定0.63个百分点。其中:安排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6318万元,扶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785万元,农村危旧房改造经费2636万元,旱作农业示范区推广经费1765万元,农村公路养护和建设经费2500万元,对口帮扶经费1100万元,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补助1000万元,中央财政移民搬迁项目奖补资金1000万元。截至目前,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6318万元,扶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785万元已下达相关县区,旱作农业示范区推广经费1765万元市级已完成采购任务,资金已拨付中标企业,其他项目资金正在按进度支付。

  二、加大资金整合协调力度,全力助推全市扶贫开发

  一方面,加大市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从预算编制入手,整合使用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涉农专项资金,按照“市级宏观指导,县区自主选项”的原则,将市级支农专项在保障重点农业项目、政策性配套等后,县区实施的项目资金由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各县工作情况提出意见,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切块下达县区,由县区政府承担统筹和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建立专项资金退出机制,对“小散乱”、绩效考评效果不明显的涉农专项资金予以取消或统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省级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的强大政策效应和资金支持机遇,积极协调落实资金,配合相关部门用好资金、实施好项目。2016年省计划下达我市整合扶贫资金52.8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19.94亿元亿元、富民产业培育1.71亿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1.87亿元、金融资金支撑3.11亿元、公共服务保障15.83亿元、能力素质提升0.37亿元),目前,这些资金省级正在切块下达之中。

  三、强化涉农资金监管和绩效考评,提高支付效率。我们财政部门始终把抓好涉农资金监管和精准扶贫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牢固树立攻坚意识,切实把心思、精力和措施集中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上,做到组织领导、时间安排、工作进展、脱贫效果体现精准扶贫要求,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资金保障、沟通协调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将积极加强省市县衔接沟通,始终把省上“1236”扶贫攻坚整合资金落实情况、省上的“1+17”扶贫方案和市上的“1+20”扶贫方案拿在手上,随时衔接沟通,要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及时跟进,确保到位的各级资金及时足额按程序拨付。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支农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全面完成2013-2014年全市重点农业项目和2015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考评工作,并通过绩效考评,逐步建立以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为导向的激励分配机制,促进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同时,加大对涉农惠农资金尤其是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的监管,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相关程序及时支付。对民生领域的专项资金进行重点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做到资金到位、监督到位、绩效考评到位和责任到位。

  衷心感谢你委对财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希望你委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我们的工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