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答复
高强、俄克斌两位委员:
你们在市三届政协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提案》(第33号)收悉。你们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了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并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为推进创建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我们深表感谢。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推动力。5月4日,组织召开了近千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的总号角。制定下发了“2+1+19”创建工作方案(《201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意见》、《关于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2016年城区环境秩序“六乱”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及19个《实施细则》)和《201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将创建任务分解到了部门、单位、科室和责任人。先后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7次,开展综合督查7次、专题督查16次;市创建办开展各类常规督查活动20多次,并对上半年创建工作进行了集中督查,下发《督查通报》8期,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督促西峰区成立了创建指挥部和创建办,进一步靠实了创建工作主体责任。
二是推进“六乱”整治行动,不断优化城市环境秩序。协调指导市、区职能相关部门,建立推行了四种“网格化”监管模式(以机关党员干部为引领,实现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网格化;以职能部门力量为主导,实现公共秩序日常监管网格化;以纵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以多方共创共建为基础,实现市民教育引导网格化),进一步加强了门前“三包六禁”责任制的落实,提升发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督促市、区各职能部门在全面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整治城市“六乱”顽疾(食药监部门整治“乱泼乱倒”问题100多起,取缔违规经营的食品经营门店45户;工商、城管部门取缔“店外店”1768户(次)、占道经营夜市1处,建成便民市场3处;公安、城管部门查处张贴、散发非法小广告案件5起,行政拘留5人;交警部门增设施划临时停车场10处(车位342个)、划定出租车临时停靠点210个,查处“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116827起,劝纠“乱行乱穿”行为12000余人次;住建、城管等部门查处扬尘施工、车辆滴、漏、抛、撒和带泥上路等各类问题50多起,协调成立专业渣土拉运公司6家,实行渣土全封闭拉运),城市环境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三是推进重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市民文明道德素质。按照创建工作标准要求,全面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在所有单位、城市公共场所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24字”、“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宣传展板500多面;发布了2016年第一期“德润陇原诚信红黑榜”,204家企业列入诚信“红榜”,40家企业和31名个人列入不诚信“黑榜”;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日”、“高考爱心送考”、“文明交通行动”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5场次,为西峰区补充专职文明宣传、文明劝导志愿者200名(公益岗位);经过县(区)推荐上报,评选宣传“庆阳好人”34名,其中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全省好人榜入选中国好人榜的是金昌、庆阳、兰州);3名道德模范入选第五届全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开展了“庆阳好少年”评选活动,向省文明办推荐“陇原美德少年”候选人5名。在东湖公园和全市主要景区、景点开展了“5.19中国旅游日”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知晓率。组织人员深入广场和单位、社区、企业、学校,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5万册、《倡议书》8万份;在陇东报开设栏目11个,先后刊登宣传稿件264篇、“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12个整版;市电视台制作播出专题节目107期,刊登新闻、消息、报道353篇。在庆阳市委网、中国庆阳网、庆阳文明网等主流网站刊登各类创建工作信息1746篇,其中庆阳文明网刊登1568篇。创建文明城市电视专题片《红色庆阳文明路》,已进入后期制作。
五是打造特色亮点,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影响力。认真总结创建工作中经验做法,推进工作创新。6月25日,启动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幸福美好庆阳”为主题的百日文艺宣传活动(安排相关单位利用每周末晚上,集中在和谐广场,以文艺演出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节目主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同时安排驻庆单位和区直部门、街办、社区,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目前已举办专场演出22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6月28日,成功举办了1300多人参加的“道德讲堂”集中示范活动,推动了全市“道德讲堂”活动深入开展。加强了庆阳文明网建设,4月份,通过公开遴选的办法,招聘了两名公益岗位人员专门负责办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止目前,庆阳文明网共策划开设“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等专题12个,在中国文明网刊登创建信息98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倍多)。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够健全,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道德教育活动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强,全民参与创建活动的合力不够,创建工作主体责任靠的不实,等等。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宣传。在持续做好媒体重点宣传的基础上,突出街办、社区的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市民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8月份,指导西峰区创建办组织对15个社区开展为期一月的入户宣传和问卷调查。9月份,市文明办、市创建办联合国家统计局庆阳调查队,抽取300户居民(每个社区20户),开展模拟测评。
二是进一步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贯彻落实好全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活动等重点工作落实,着力向村镇、街办、社区辐射延伸,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加大“六乱”整治力度。督促市区各职能部门,强力落实门前“三包六禁”责任制度,持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人翻越隔离栏等城市顽疾,下决心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切实优化城市环境秩序。
四是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认真落实好指挥部、市创建办、各牵头单位、西峰区四级督查制度,科学考评,严肃问责,促进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五是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做精做强百日宣传教育活动,以鲜明的主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策划开展大型网络公益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公益正能量。组织开展“我为文明城市点赞”微摄影活动,动员广大市民用手机记录身边好人好事,曝光不文明行为,分享创建成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