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第10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庆阳市督查考核局 发布时间:2017-12-19 16:39:00 【字体:

王晓琴、董书堂、毛殷敏、杨波、白春林代表:

  你在庆阳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节假日对外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你们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随着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各类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室、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育设备也进入了学校。尤其城区大部分学校铺设了塑胶跑道和足球场,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针对公共活动场地使用紧张,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问题,我局十分重视,对此项工作也进行了专门的调研。

  一、影响学校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的因素。

  学校对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是一件好事,但是还有一些现实的因素需要考虑。

  一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问题,近几年各地校园恶性事件上升,省市区都要求学校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学校对外开放后,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进校锻炼人员流动性大,外来人员即使进行了社区登记,但依然是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特别一些有暴力倾向的人难以判断,个别素质低下的人对学校财产进行破坏,留下安全隐患,这给学校和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居民在学校锻炼中出现意外伤害,责任应该由谁来负责,很难明确主体责任。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学管理,教师的编制有限,无法腾出人手进行管理,毕竟学校无力管社会。

  二是组织管理部门有待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是学校单方面就能独立承担的,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社区和乡镇街办要对有锻炼需求的人进行登记,推进建立协同巡查机制,安排专职保安人员会同社区民警对开放场所进行治安巡查,及时制止并处理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场馆设施等行为。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维护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管理人员、公众保险等费用。

  三是场地维护经费问题。开放后,由于市民文明程度不高,出现乱扔垃圾、吐口香糖、烟头,甚至将宠物带进锻炼场地,随地大小便。这些都直接造成体育场地的寿命的损耗,相关日常维护的费用较高,教育经费也无力承担这笔高额的费用。

  二、为满足全民健身需求,今后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目前确有很多因素困扰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但学校体育设施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对外开放是个大趋势。对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是一项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非常慎重对待,最好等条件成熟再试点开放更合理。

  2、近年来,社区健身工程和社区全民器材配送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城市社区群众体育设施条件,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运动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广场舞、健身气功、太极拳、健步走等活动的热情。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大以上工程的覆盖率,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

  3、学生课外活动场地面积不足特别是社区活动场所的配置不足,已经是社会关注点,我们也将向有关部门和政协委员呼吁。在城市规划改建时,充分预留教育发展用地,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逐步建立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政策体系,不断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联系单位及电话:庆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8680265

2017年8月21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